[实用新型]高压多功能食菜加工锅无效
申请号: | 93206882.0 | 申请日: | 199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0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舰;于大利;王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铁舰;于大利;王召龙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302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多功能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用具装置,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改进的多功能食菜加工压力锅。是集摊、煎、炖、焖为一体的炊事加工工具。
现有技术中,各种炊事加工工具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CN88206943和GG86207698号所公开的炊事用具装置,前一种略接近于本技术,后一种与本技术相差甚远,是豆浆类磨浆加工机械,与摊、煎、炖、焖无关,第一种是由盛水容器和导气管构成。将蒸气导到锅低起蒸、煎的作用而对摊、煎、焖、炖,难烂食品却不易加工。其用途还是相当狭窄。器具本身的盛水溶器由于导气管的设置不易清洗,相对来看,在实际应用当中还有一定的缺陷。
本实用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集摊、煎、炖、焖、烙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一锅多用,节省食品加工时间,节省能源的炊事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一种高压多功能食菜加工锅,是高压多功能的炊事加工工具,由9凹渚锅与其8卡索,3平煎锅与其7卡索,1减压阀、2平煎锅盖,4密封橡胶圈组成一个整体,其特征是:
3平煎锅制成上面为平面,在平面下部直接制造出7卡索,上下面均为平面,厚度为3-5毫米,选择金属材料为宜,上面边缘制出3毫米高,3毫米宽的边缘。
9凹渚锅制成深凹状,深度视锅的大小而定,在锅沿处直接制出8卡索;3平煎锅及其卡索与其9凹渚锅及其8卡索制成互相啮合卡,靠7卡索和8卡索将3平煎锅与9凹渚锅啮合在一起,7卡索与8卡索间隙用4密封橡胶密封;
9凹渚锅的侧上部制出减压孔,将减压阀及导气管接到锅的侧上部,具体位置可视加工时制定;
2锅盖制成空腔体,腔体的深度视锅的大小设计使用时盖在平煎锅上边,材料可选用玻璃钢或金属薄板冲压均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的,一种高压多功能食菜加工锅,包括2锅盖、3平煎锅、9凹渚锅、1减压阀及排气管、4密封胶圈、11、12升温装置构成高压多功能食菜加工锅。
所说的3平煎锅,是锅低为平板式,便于摊煎糊状食品,如蛋皮、豆皮、煎饼等食品。本锅的底部设有7卡索及4橡胶密封圈,与9凹渚锅啮合成一体。待加工完食品后,错开9凹渚锅与3平煎锅手柄即可与9凹渚锅分离。
所说的9凹渚锅是上部带有8卡索的渚锅,与3平煎锅啮合一起使用,排气管与1减压阀设置在本锅的上侧部。
其工作过程是:首先将筋骨类、鱼、鸡等难渚食品,放到凹渚锅内煎炒,放好调料,添足适量的水或汤,不加工上述食品用水即可。将3平煎锅与该锅啮合。然后按上1减压阀,待3平煎锅的温度上升到可加工所需要加工的糊状食品时即可使用。3平煎锅与2锅盖构成空腔体内还可以给熟食品加温。
本锅适于各种热源体,如电热炉、煤气炉及煤炉均可使用,但是生产加工中,以配合电热装置为最佳。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造,一套用具多种用途,节省食品加工时间,节约能源等多种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装配示意图。
图中:1减压阀、2锅盖、3平煎锅、4密封橡胶圈、5平煎锅把手、6凹渚锅把手、7平煎锅卡索、8凹渚锅卡索、9凹渚锅体、10筋骨类难渚食品或水等、11、12加温设施,本处可用电加温,煤气或煤灶。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多功能食菜加工锅,包括2锅盖、1减压阀、3平煎锅、4密封橡胶圈、9凹渚锅体、11、12加热升温装置,升温的能源可用电热炉、煤气炉、煤炉均可。3平煎锅与该锅7卡索可同时加工成一体。材料选择可视工厂加工水平及经济效益综合而定。9凹渚锅与本锅8卡索在工业加工时要一次成型。3平煎锅、9凹渚锅均为冲压成型,热源在工业生产中可视使用条件而选择煤气或煤炉加热。使用时要特别注意1减压阀与配套系统排气管的通畅,否则将使压力加大而引起爆炸。所说3平煎锅与8凹渚锅可选用铝合金或各种不锈钢为材料,生产中视材料性能经济效益而定。
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中,可视使用环境及范围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形状的产品,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铁舰;于大利;王召龙,未经张铁舰;于大利;王召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6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