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逆转的单相交流串激电机无效
申请号: | 93207426.X | 申请日: | 199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5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广荣 |
主分类号: | H02K27/04 | 分类号: | H02K2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殷齐齐 |
地址: | 51801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转 单相 交流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单相交流电机,特别是一种可逆转的单相交流串激电机。
现有的可逆转的单相交流电机大多是电容运转型的单相交流可逆电机,这种电机的不足是启动力矩很小,一般仅为其额定转矩的0.6左右,这类电机负载大多为机械性负载,一般机械机构的静摩擦力大于动摩擦力,要求电机的启动力矩大些才好,因此,电容电机不够理想。一般为了得到必要的启动力矩,不得不将电机的功率加大,这样,电机变得笨重,价格提高。
单相交流串激电机的启动力矩要大得多,这正好克服了上述电容电机的不足,适应了机械启动的要求。但这种电机通常只用于单向运转的场合,因其改变旋转方向的方式比较麻烦,使控制线路变得复杂,故一般很少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保持串激电机大启动力矩,而其换向方式又象电容电机那样简单的可逆转单相交流串激电机。
本可逆转的单相交流串激电机,它由电刷(1)、电刷支架(2)、接线片(3)、换向器(4)、支架(5)和(7)、定子(6)、转子(8),绕组(9)构成,定子(6)上的绕组(9)由四个绕组(L1)、(L1′)、(L2)、(L2′)组成;绕组(L1)和(L1′)双线并绕在定子(6)一侧,绕组(L2)和(L2′)双线并绕在定子(6)的另一侧;绕组(L1)和(L2)串联后接转子(8)的一端,绕组(L1′)和(L2′)按相对绕组(L1)和(L2)相反的连接方式串联后接转子(8)的同一端;转子(8)上还并接一RC网络。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线方式电原理示意图。即一种实施例。
图4是电容电机的换向电原理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5)和(7)把定子(6)和转子(8)连成一个整体,把原来由二个绕组组成的定子绕组(9)改成由(L1)、(L1′)、(L2)、(L2′)四个绕组组成;绕组(L1)和(L1′)双线并绕放在定子(6)的左侧,绕组(L2)和(L2′)双线并绕放在定子(6)的右侧;绕组(L1)末端(即图3中的E1端)与绕组(L2)的末端(即图3中的E2端)相接,绕组(L1′)的始端(即图3中的S1′端)与绕组(L2′)的始端(即图3中的S2′端)相接。当开关K接于CW端时,电源由K进入,经过绕组(L1)和(L2),再通过电刷(1)上的接线片(3)进入电刷(1),再由换向器(4)进入转子(8),然后经过电刷接线片(3′)回到电源,从而使电机顺时针旋转。当开关K接于CCW端时,电源由K进入,经过绕组(L1′)和(L2′),以后的路经同上,但由于绕组(L1′)和(L2′)的接线方式与绕组(L1)和(L2)的接线方式刚好相反,使得定子(6)的激磁方向相反,而转子的激磁方向未变,这样便使电机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4表示了电容电机的换向方式,其中C是电容,L是电机的定子绕组。由此可见本电机的换向方式和电容电机一样简单,它可以使自动控制线路大为简化。
本实用新型的转子(8)上并接一由R1和C1组成的RC网格,目的是消除电刷火花干扰。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是启动力矩比电容电机大得多,而且在同等功率时,重量仅为电容电机的1/5左右,价格也比电容电机便宜。这种启动力矩大,换向方便的电机特别适合于在家电自动控制系统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广荣,未经冯广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74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