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成型机压力缸无效
申请号: | 93207520.7 | 申请日: | 199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9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9 |
发明(设计)人: | 叶寿涂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寿涂 |
主分类号: | B29C43/00 | 分类号: | B29C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成型 压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成形机压力缸,尤指一种位于推杆两侧的压力缸,其内分别设有具两个不同大、小活塞的活塞柱,且该压力缸为一体成型,而缸径中直接设置油路,藉此达到压力缸于拆装维修时较为容易,同时具有不易损坏的功效增益。
注塑成形机主要设有一衔接压力缸的推杆,于推杆前端则设有一螺旋杆,螺旋杆上方则衔接一进料筒,而前端则设有一射出口,同时螺旋杆外侧包覆一加热筒,另于射出口前端设置一型模装置,借助螺旋杆转动将由进料口送入的原料往前推送,而原料在加热筒中会热熔形成具可塑性的塑料流质,再利用压力缸推动推杆,使螺旋杆向前挤压,而将流质的原料由射出口射入型模装置之中,以此达到塑料注射模塑成形的目的。
现有的注塑成形机结构,请参阅图4所示,其为台湾专利第七八二0四三三一号《注塑成形机的四缸注塑机构》,其主要是在两侧分别设置由两个大油压缸41及小油压缸42所组成的压力缸40,而于大、小油压缸41、42之间则套设一后盖板44,该后盖板44之间则又分别设有油路441、442,再于大油压缸41另端设置具油路431的前盖板43,及于小油压缸42另端设置后端板45;另设置一阶梯状的活塞柱50,于活塞柱50中依不同的直径配合两大、小油压缸41、42而分别套设活塞51、52,藉此组合成一种四缸注塑机构,并可依不同的油路431、441、442控制推动不同的活塞51、52动作,而达到控制注塑机可获得多重选择的速度及力量。
上述的现有结构在设计上尚有许多未尽完备的地方,因而造成四缸注塑机在使用上会有缺点及问题产生,其缺点及问题如下所述:
1.首先以现有结构的实用性而论,因压力缸40在动作时内部会形成极大的内压力,藉以推动各活塞51、52前进位移,惟现有结构的压力缸40是由大、小两段油压缸41、42所组成,其中间设置一后压板44,而两端分别设有前盖板43及后端板45,惟前压板43、后压板44及后端板45与各大、小油压缸41、42等四个接触面皆非封闭状态,所以很可能由该接触面发生液压油渗漏的现象,故现有结构必须于四个接触面上加装防渗结构,因而现有结构为解决渗漏问题相当的麻烦与不便,且由于接触面较多,所以发生液压油渗漏的机率相对提高。
2.又以现有结构的拆装设计而论,现有结构于组装时,必须先将活塞柱50穿入大油压缸41的前盖板43中,再依次装设活塞51、后盖板44、小油压缸42、活塞52及后端板45等部件,现有油压缸40的组装手续相当的繁杂不易,且现有结构经上述的说明可知,其发生液压油渗漏的机率相当的多,故可能会经常作压力缸40的拆卸以便于维修,而现有结构的拆解步骤与组装恰好相反,必须先拆除后端板45、活塞52、小油压缸42、后盖板44及活塞51,才能将活塞柱50由前盖板43中取出,故拆装上相当的不便与不易,所以现有结构无论拆或装皆相当的不便而造成维修时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成形机压力缸,其结构是在一压力缸内部同时设有大、小不同的缸径,并配合阶梯状的活塞柱的大、小活塞及于大、小缸径中分别设置油路,藉此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压力缸结构,同时在使用上亦可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而为一实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成形机压力缸,其主要于机体内部的螺旋杆后侧设置一推杆,而推杆末端衔接一固定座,该固定座的后侧则设有油压马达及油路控制阀,而推杆两侧分别设有压力缸,压力缸内部其中设有呈阶梯状的活塞柱,该活塞柱的直径较大处设置大活塞,而直径较小处设置一小活塞,且两活塞柱分别衔接于固定座的两侧,并且:
压力缸为一体成形而其内部设有两个贯通的大小缸径,大缸径之中可供容置活塞柱的大活塞部份,而小缸径之中则可供容置活塞柱的小活塞,又大缸径的前、后侧设有油路,小缸径末端则设有一油路,而各油路则以油管分别与油压马达及油路控制阀衔接,小缸径前端设有一具穿孔的后缸盖,而大缸径后端则设有一前缸盖。
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成形机压力缸与现有的结构相比较可明确得知,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缸20为一体成形,内设有大、小缸径21、22而无如同现有结构的后盖板部份,故具有下列现有结构所无法达成的优点,其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寿涂,未经叶寿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7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