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小型调频无线图像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07854.0 | 申请日: | 199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肖万通;张元杰;刘兆海;段士平;韩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公安局第十四处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富起 |
地址: | 30007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小型 调频 无线 图像 传输 装置 | ||
一种超小型调频无线图象传输装置,主要出发射机、天线扩接收机组成,其中发射机和接收机各由一个壳体和一组工作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
1、在发射机工作电路中增加了一个由电容器C1、C2及电感线圈L5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其具体连接关系是将工作电路中的视频输入端与电阻R1、电容器C3的连接点断开,使视频输入端与电容器C1的一端及电感线圈L5的一端共同相接,电感线圈L5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2一端及原视频输入端的电阻R1、电容器C3的联点共同相接,电容器C1、C2的另一端接地;
2、在发射机工作电路中增加了一个由电容器C5和电阻R6组成的高频提升电路,其具体连接关系是将原电路中的电阻R5接地端断开,再将电容器C5和电阻R6并联后的一端接电阻R5上,另一端接地;
3、在发射机工作电路中增加了一个由电感线圈L2及可变电容器C15组成的注入式谐振耦合电路,其具体连接关系是将原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器C14与三极管BG4的基极连接点断开,将电感线圈L2的一端与三极管BG4的基极相接,电感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容器C14、C15的一端共同相接,电容器C15的另一端接地;
4、在接收机工作电路中省略了中放前的滤波电路,在第一中放与第二中放电路之间采用集中滤波器作为槽路及耦合电路代替原中放前的滤波电路,该集中滤波器由三组谐振电路及四个耦合电容器组成,主要包括电感线圈L1-L3,电容器C8-C14等件,上述所有件都装在一个屏蔽盒内,其具体连接关系是将第一中放输出端集成块IC1的9脚与电容器C8的一端相接,电容器C8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感线圈L1、电容器C12的并联端及电容器C9的一端共同连接,电容器C9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感线圈L2、电容器C13的并联端及电容器C10的一端共同连接,电容器C10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感线圈L3、电容器C14的并联端及电容器C11的一端共同连接,电容器C11的另一端与第二中放输入端集成块IC2的16脚相接,电感线圈L1、2、3、分别与电容器C12、C13、C14相对应并联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公安局第十四处,未经天津市公安局第十四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7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