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风力与电力通风的干燥仓无效
申请号: | 93208044.8 | 申请日: | 1993-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85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福;王桂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福;王桂芝 |
主分类号: | F26B17/22 | 分类号: | F26B17/22;F26B3/06;A23B9/08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农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崇安,苗永凤 |
地址: | 156422***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电力 通风 干燥 | ||
一种用风力与电力通风的干燥仓,是利用自然风进行粮食干燥与贮藏的粮仓,可用在粮食产地在粮食收获后直接使用,也适用于粮库长期贮粮,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F26B11/12。
粮食等各种谷物在收获后都有一个干燥脱去过高含水的处理过程,使其降到安全贮藏的水分界限之内,达到安全保藏的要求。粮食这种脱水干燥处理,除仍在延用场院进行人工晾晒外,采用热介质进行工厂化干燥的技术已发展起来。近年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系统研究推广的“粮食处理中心”就是一种现代化的粮食干燥工厂。在干燥工厂中,采用的烘干技术一种是属高温烘干,它的热源装置是一种烧油、煤或天燃气等的大型烘干机,用于贮粮的是大仓容的金属粮仓,即烘干和仓贮都是由单独设备分别进行的;还有一种是低温干燥仓烘贮技术,它把烘干和贮藏结合在一起,粮仓即是烘干机,它仍然需要热源炉提供干燥介质和用冷风机提供冷风。工厂化的高温和低温烘干技术都很适于大规模的粮食生产的产地和粮库使用,其烘干流程设计复杂,工厂建造规模庞大,投资高,对规模较小或个体型的农业生产就很不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是提供一种粮仓设计,它即有可长期贮粮作用,又有烘干功能,而且它的干燥功能不必另设热源装置,是用一种通自然风的装置对粮仓内的粮食进行通风干燥的设备,小规模生产可以使用,大规模的生产单位也可应用。
这种通自然风的干燥仓的技术特征是,在干燥仓的仓体14中设有负压通风机构和粮食搅动机构,负压通风机构有一立置的轴流引风机12设在仓体顶部,轴流引风机由风轮19或引风电机13驱动,当无风天气时,可启动引风电机驱动引风机,风轮和电机共安在同一风机轴上,中间有超速离合器,风扇壳体18的下口接各个通风管1的上端,通风管在仓体顶部为伞形布置,各通风管壁均设有通风孔,粮食搅动机构是在仓体14中央立设一个搅龙式升运器8,搅龙立轴顶端有粮食抛撒轮11,在搅龙壳体上部斜设一个出粮筒9,下部斜置一个进粮筒6和一个伞状的粮食导流器5,位于伞状导流器下部的搅龙壳体上设有出粮口,外部罩有筒状滑动套阀2,搅龙式升运器由电机15通过皮带传动。这种干燥仓为尖底仓,它安装在用砖和水泥砌筑的仓座上,仓座四周有进风窗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保证了粮品质不受干燥介质的污染,由于这种干燥仓参与的干燥介质是流动的空气,无任何燃烧加热的气体,即没有污染物参与,也没有过高温度对粮食品质的影响。
节约能源,干燥成本低,因为在有风天气是靠风力驱动引风干燥,只有在无风时才启动电机驱动,所以消耗能源是极低的,同时降低了粮食干燥成本。
适用范围广。它不仅适用于个体小规模农业生产者,也适应大面积生产、粮食处理量大的生产单位。另外,这种设备技术简单,造价低,干燥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跟班作业管理。
附图说明
图1干燥仓结构图
图2引风机结构示意图
1.吸风管 2.滑动套阀 3.仓座 4.仓底 5.导流器 6.进粮筒 7.进粮斗 8.升运器 9.出粮筒 10.卸粮拉簧 11.抛撒轮 12.引风机 13.引风电机 14.仓体 15.驱动电机 16.传动皮带 17.套阀操纵杆 18.风扇壳体 19.风轮 20.支架 21.风扇叶
实施例:
以制做安装一座圆形、尖底、仓容为300吨的金属干燥仓为例,结合附图叙述如下:
仓体14用一毫米厚A3材质的波纹板制做,高8.8米,直径8.16米,需波纹板117块,(每块2平方米)用螺纹安装联接。仓顶为圆锥形,高1米,其中心开有直径0.3米的口用以安装引风机,仓底4为倒圆锥形,高为1米,用3毫米A3钢板制做,仓底面均布钻有3000个φ2.5的进风口,并留有安装升运器8的轴孔和用于检查清理的窗口。
通风管1用薄壁钢管制做(1.5英寸),共56根,每根钻有1100~1200个φ2.5的孔(因通风管长度不同,孔数可以不同),在仓体内分5圈布置,第一圈22根,第二圈16根,第三圈14根,第四圈4根,各通风管上端弯制汇集焊合到引风机壳体下口。
导流器5为伞状结构,它能使粮食下落时先导向周边,并能在粮食仓内循环时使粮食换位,出粮时粮食通过它周边与仓体壁的间隙进入升运器下端的出粮口,导流器5用薄钢板制做,与升运器和各通风管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福;王桂芝,未经王明福;王桂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