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霓虹灯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8067.7 | 申请日: | 199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帜;蒋渝蓬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帜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纪纲 |
地址: | 63001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霓虹灯 变压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霓虹灯变压器。
目前霓虹灯变压器的主要功率元件均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它在大功率开关电路上应用,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驱动功耗大,饱和压降高,因而管耗高,壳温高,这无疑将增大整体电路的自身耗能,恶化其他电子器件的工作环境,对变压器的工作不利,在CN2056303U中公开了一种高效节电霓虹灯电源,它是由振荡电路、启动电路、高压输出电路、保护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其虽然使用了场效应管作功率元件,但由于采用限幅稳压三极管作为功率管的保护电路,其对功率管输入端限幅值必然低于过驱动值,就不能实现功率管的初始过驱动,管耗较大,且稳压管在功率管由开通转换为关断过程中,由于反向电场驱使了载流子的外移,故当反向电消消失,内部载流子的恢复将恶化功率管的关断条件,加大关断损耗,另外稳压管的正向PN结有良好的导通性,使得能量部分消耗在功率管输入支路的阻流电阻热功率上,使产品发热温升过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电子开关的最新理论原理:要降低开关损耗,使用初始过驱动的激励能使管子开通的动态过程最佳,管耗最小,而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管耗小,温升低,体积小的霓虹灯压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霓虹灯变压器,包括有外壳和在外壳内的整流滤波电路,触发电路,自激反馈电路和功率推动输出电路以及变压器B2,其主要特征是:外壳内的功率推动输出电路是由两场效应管T1、T2和C5、C4构成,自激反馈电路是由R1和接在B1的线圈L1上的半波激励电路R3和D6以及接在线圈L2上半波激励电路R4、D7构成,使用时,1.由于功率管激励采用优化的直流半波方式,利用二极管D6、D7的单向导通性,将振荡变压器B1两个激励线圈的负半波电流阻断,消除了驱动环节的无效损耗,使功率管输入支路的分压电阻R3、R4可选用较小的功率等级,工作温升下降,提高了整机连续工作的可靠性;2.由于对功率管采用初始过激励驱动,根据管耗公式△P=△U.△I,可得,增加激励的初始量可以提高开通电流的上升率和减小动态饱和和压降,缩短全开通过程,本实用新型可适当提高激励电压幅值,使激励波形的前沿及至波峰无损地传导到功率管的 极使输入管耗降低。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管耗低,省电,节能,温升低等优点,能有效地缩小变压器的体积,保证其连续工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立体图。
图中:1.整流滤波电路、2.触发电路、3.自激反馈电路、4.功率推动输出电路、5.外壳、6.电极孔、7.凹槽、8.散热孔。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帜,未经程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游戏机仿真电脑卡
- 下一篇:垫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