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持续注入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8989.5 | 申请日: | 199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升;辛政华;房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石景山区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M5/152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持续 注入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持续注入器,它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目前,国外已有的微量持续注入器,其流量是通过置于管道上的钢管节流器来控制的,并通过管道上的纤维过滤器对药液进行过滤。但这种持续注入器的缺点是流量小而单一,在临床应用中根据治疗不同疾病需要流量不同,因此要求流量可调;另外,钢管节流器内径约0.24mm,长度将近1m,工艺十分复杂,管道内壁清洗十分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流量可调的新型持续注入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是持续注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流量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压力泵、中间管路部分和注射针头三部分组成,用普通注射器将药液注入压力泵12,泵中的橡胶胆管1膨胀,使之产生弹性收缩力,使药液流经中间管路部分进入注射针头然后进入人体。中间管路部分包括,插针2,核控膜过滤器3,管道4和13,螺纹接头5、7和节流器6。插针2一端与泵体相连,另一端与管道4相接,核控膜过滤器3置于管道4中,节流器6两端靠螺纹接头5分别与管道4和13连接,管道13另一端用螺纹接头7与注射针头8相接。节流器的内径采用特殊工艺制造,只有几十微米,材料选用医用塑料管或钢管,其长度减少到约20mm,不仅结构简化,而且清洗十分方便。
如图2所示,流量控制器的结构是,将两个不同规格的节流器封装在一壳体内,两端分别与三通9连接,两个节流器6分别由开关10和11来控制,这样可以实现三种流量的调节。
在医疗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注入流量,可以拧开螺纹接头5,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节流器或流量控制器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全可靠,流量可调,适用范围广,清洗方便,明显增强了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未经北京市石景山区升华应用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8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