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家电保护插座无效
申请号: | 93209009.5 | 申请日: | 1993-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5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家军;王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家军;王海波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2H3/32;H02H3/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2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家电 保护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座,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多种保护功能的家用电器以及其它电器设备的电源插座。
现有技术中,电源插座都是仅仅作为电源信号的接插件,不具备保护功能。为了电器设备的使用安全,必需同时采用保护器,如漏电保护、高压保护等,这类保护器虽然种类繁多,但大都分别或同时存在如下缺陷:
1、功能单一。使用这类保护器不能同时满足对电器设备常规所需的多种保护。
2、结构复杂、体积大。采用机械式断电执行元件以及电路检测部件,由于机械式的自身结构造成对使用寿命的限制、工作可靠性的降低以及无法缩减的体积。
3、保护器和电源电路固定连接,致使安装与折卸极为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拆装方便,具有多种保护功能的插座式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由底座、上盖、插头和插孔构成插座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由插头至插孔之间的电源线上设置保护电路,所述的保护电路包括:
a、跨接在插头端电源线上的压敏电阻R;
b、位于所述压敏电阻R之后电源线上的零序电流传感器,该传感器信号输出经放大电路、并通过控制电路至执行继电器,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插孔端电源线上。
c、由稳压二极管D5、电阻R3和可控硅SCR2构成的高压保护电路;
d、由跨接在零序电流传感器前后端电源线上的触动开关和与触动开关串联连接的分压电阻构成的检验电路。
本实用新型在作为电源接插件的同时,集漏电保护、瞬间超高压保护和高压保护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并可进行保护电路自检。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2、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随插随用。可同时接插多种电器设备。
3、按下触动开关按钮即可完成电路自检,方便、灵活。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护电路原理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由底座1和上盖2构成插座盒,插头3和插孔4均固定在底座1上,插头3和插孔4分别位于底座1和上盖2的上、下部位,保护电路印刷板5固定在底座1中央。在上盖2上除予留有插孔位置之处,还分别有一只用来固定触动开关SW和发光元件LED的固定孔,以使触动开关SW和发光元件均位于上盖2的表面,图1中所示标号6为触动开关SW,7为发光元件LED。本实施例中插座整件外形尺寸为73×45×36(mm),重量约为100克。此外,还可以设置多组并联的插孔。
参见图2,漏电保护电路是以零序电流互感器HG获得取样信号,经LM构成的放大电路,并通过由可控硅SCR1和三极管BG1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J,继电器J的常开触点串接在插孔端电源线A2、B2上。发光元件LED与可控硅SCR1串联。在无漏电信号时,可控硅SCR1截止,三极管BG1导通,继电器J得电吸合,进行正常供电,此时,发光管LED灭;当出现漏电信号时,三极管BG1随可控硅SCR1的导通而截止,继电器J失电释放,供电电源被切断,完成漏电保护,此时LED发光显示。
瞬间超高压保护电路即为跨接在插头端电源线A1、B1两端的压敏电阻R。当电网出现瞬时高峰值的尖端电压时,压敏电阻R可迅速滤除该峰值电压,从而保护设备不被损环,同时避免继电器频繁起跳。
过压保护电路由稳压二极管D5、电阻R3和可控硅SCR2构成。当电网电压超过设定值时,来自D1~4桥式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偏高,稳压二极管D5工作在击穿导通状态(并未损坏),R3上形成的电压使可控硅SCR2导通,从而切断整个保护电路的工作电压,继电器J亦随之失电释放。
电路自检由跨接在零序电流传感器HG前后端的触动开关SW和与开关SW串联的分压电阻R7来完成。按下触动开关SW,即人为形成漏电信号,观察LED发光管的状态,即可完成保护电路自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家军;王海波,未经胡家军;王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二极管投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前轮驱动的自动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