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固液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3209134.2 | 申请日: | 199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9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丁忠浩;陈志德;吴治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43001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或食品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适用于食品、化工生产厂固--液分离,自原液或废液中回收微细固体的复合固液分离器,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B01D。
在食品、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固--液分离,即自原液或废液中回收微粒固体。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重力沉降设备沉降回收液体中的微粒固体(赵国方编:化工工艺设计概论,北京,1990,10;《化学工程》编辑委员会编:化学工程手册,第22篇,液固分离,第22篇,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10)。该设备虽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其不足之处是:分离、回收效率低,固形物出料困难,特别是难以回收微细粒的固体。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与安装,方便操作,占地面积小,分离效率与回收效率高的复合固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措施来达到:选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上部呈立方形,下部呈锥形的壳体、该分离器内装置首尾立体交错、对称的四组斜板浓密箱,在靠近分离器中心处装置旋液分离器,分离器的中心装置搅拌轴,搅拌轴下部安装V型搅拌叶,分离器的上部装置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1是复合固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斜板浓密箱和旋液分离器排列组合示意图。
附图3是斜板浓密箱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水管、3-旋液分离器、4-电动机、5-减速器、6-支座、7-联轴器、8-顶架、9-出水口、10-溢流槽、11-斜板浓密箱、12-支架、13-搅拌轴、14-V型搅拌叶、15-出料口。
上述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选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上都为立方形下部为锥形的分离器壳体,然后将V型搅拌叶固定在搅拌轴放在分离器中,再依次将四组斜板浓密箱依次放在支架上,以首尾交错排列形式固定。接着再将旋液分离器固定在斜板浓密箱与搅拌轴之间,壳体上部四周内壁有溢流槽。
分离器的上部装置固定搅拌轴的顶架、顶架上装置支座,减速器和电动机,分离器一侧留有废水出口,进水管直接连接旋液分离器。
分离器的工作过程如下:母液由进水管进入旋液分离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粒度较小的晶体经离心沉降分离,再经斜板浓密箱浅层浓密后,逐步沉降至分离器底部,沉降在底部的固体在搅拌和自重的作用下排出分离器。废水经溢流槽到废水出口溢流排出。
本实用新型所具的优点是:
1、为食品、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固--液分离设备;
2、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和安装;
3、分离效率和回收率高;
4、固形物和废水排放通畅,出口不堵塞;
5、操作方便,整机占地面积小;
6、生产过程平稳、自动化、处理量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武汉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