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订书机装针结构及其针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09349.3 | 申请日: | 199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7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进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进汉 |
主分类号: | B42B4/00 | 分类号: | B42B4/00;B42F3/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芦洲乡***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订书机 结构 及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订书机,系由侧边装填订书针,以及可以匣式自动装填器卡套于该订书机上,使得以不必翻开机体上盖并得以连续装填订书针。
订书针就好像机器上的螺丝一样,是文具里最为耳熟能祥的器物之一。传统式的订书机主要由四大部份组合而成,包括底座、与底座梢接一夹子状的上盖及设置在中央如吞头的针座、以及在针座里推动订书针排(以下简称针排)的滑块等。该传统式订书机的装填料首先必须扳开上盖、第二步再将滑块往后推移至最后并向上扳起而定位不动,才可以将针置入针座内,再反动作放下滑块使其顶住针排,最后按下上盖才算大功告成,扳开上盖时由于针座与上盖系以两对凸榫卡住,且针座与上盖间的距离有限,针座又约略设于上盖中,因此得用两手指掐住使力而感到非常费力此不便之一;填料时针座中滑块被推移到最后并且必需将滑块拎起来才好放置针排,而拎起细子滑块的动作却是手指厚实的人较不易办到的事,更何况有时候整块滑块都会跳出来,还得细心的再找到弹掸的弹簧等慢慢地装配回去此为不便处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侧边装填订书针的订书机,使得使用者不必翻开机体上盖并得以连续装填钉书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座的侧边设置一进料口,针座内的滑块以横设一凸耳伸出于座体外,该进料口外周边设置一长方管卡座,针排装填器卡接于该长方管卡座内。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由如下措施来实现。
针排装填器系一长方形匣盒、匣底置入一S型连续弯折的板簧,板簧顶端顶持一滑板,匣口两旁设有向外微凸卡榫,匣口内侧一边设有“山”形弹片凸榫,另一边设一“Z”型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针排填装器匣口两旁向外微凸的卡榫,将针排填装器卡接在位于针座体一侧边的进料口上,当需要填装订书针时,用手指向后拉动凸出于针座体外的滑块凸耳,此时,滑块另一侧的槽口卡住位于匣口内的“Z”型弹片的末端并将该弹片拉平至贴于匣体边板,此时匣口第一组针排由进料口被位于匣内的“S”型板簧推入针座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不必翻开订书机上盖即可连续填装订书针,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不加针排装填器时)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针座结构(套装针排装填器时)立体局部剖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中针座结构:
其中:图3A为针座剖视图。
图3B为图3A-A剖面。
图3C为针座主视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针排装填器的结构。
其中:图4A为针排装填器俯视图。
图4B为图4AB-B剖面。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主要构造包括夹式底座2、上盖1以及经改良的针座组件部份,如图1所示底座2一如传统形式,上盖1则两旁端缘5予以缩减使之不能遮盖住针座10的侧边。
针座是本实用新型的重心之所在,如图2所示,该针座体10呈断面为长方管形的管柱体,针座体10之末端横置一轴孔17以与底座2及上盖1组合于同一销轴3上,针座体10前端纵向设置一上下贯通的钉针用长槽孔13,特别是针座体10之一侧边设一长孔槽14以使滑块20上的凸耳21从中伸出作为手指扳位操作之用,针座体10另一侧边前段部位设一长方开口作为进料口15,进料口15外设一口径大于进料口的长方管段作为针排匣(即针排装填器)的卡座16;
针排匣30为一长方筒柱体,其构造类似弹匣结构,匣底为一板状S形连续弯折的弹簧带36,带36上端顶持一滑板35,匣口两旁冲制成微凸的卡榫32(如图4所示),使匣体套入卡座16时能有适当的紧密以保稳固。又匣口内之一侧边设一“山”形的弹簧凸榫33,另一边设一“Z”形弹簧片34,匣口处第一组针排6a的位置略靠一边(靠向山形凸榫33;即较接近于针座头的一端),且自第二组针排6b起,针排6的仓室31与匣口略呈倾斜状,(如图4a所示),上述凸榫33及弹片34系用以来夹制住第一组针排6a以免该排受匣内弹簧带36的推压而挤出匣外,而匣体30套入卡座16后第一组针排6a的位置恰好与进料口15对齐,也就是说以下的针排6b都保持与进料口15呈倾斜交错状。
上述针排匣内第二组针排6b起特别设置成与进料口呈倾斜状的主要原因,系在在令第一组针排6a被推出匣30外第二组针排6b顶替其位置时不致于被连带的顶出匣外;
由图3所示针座体10中装置一U形进料滑块20,滑块20中由一只压缩弹簧18顶住于针座后板面11使滑块20得以向前推移,滑块20之一侧边连带有一凸耳21,凸耳21由前述针座的长槽孔14伸凸于外,作为手指板持部,滑块20的另一侧边设一开口长槽22。当滑块20推到尽头时(亦针座10中的针排6用尽)可由滑块凸耳21板拉后退,另一边槽口端22a卡住前述“Z”型弹片34的末端将该弹片34拉平至贴于匣体30的边板上(如图2所示的状态),此时由于匣口第一组针排6a已与进料口15对齐而被顺利推入针座10中,第二组针排6b晋升到第一组位置,弹片34已被拉平,所以针排6b仍呈与进料口15倾斜的状态而被卡于进料口15之外。松开板住凸耳21的手指后,滑块20往前将针座中的针排6顶入进针位置,(亦即针座的最前端)同时“Z”形弹片34亦失去约束力而向前弹向,则将匣口处的针排向一边推移使该针排6a顺着位于匣底一道钭面31a滑正呈与进料口15对齐的状态,此时的第一道针排6a仍然受前述的山形凸榫33及“Z”形弹片34夹束而停留在匣体31中,等待滑块20被拉退后才能再拨开弹片34使针排被弹入针座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进汉,未经胡进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管式气体预热器的套管结构
- 下一篇:装拼式气垫按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