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板栅铅蓄电泡无效
申请号: | 93209591.7 | 申请日: | 199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9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忠武;郭永强;何竖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忠武 |
主分类号: | H01M4/73 | 分类号: | H01M4/73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长春 |
地址: | 15022***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板 栅铅蓄电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蓄电池,特别是一种超薄板栅铅蓄电池。
现有的涂膏式铅蓄电池,其极群结构为叠片式,在极群焊接过程中极耳处于高温熔融状态,因此要求板栅应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近来出现了密封式铅蓄电池,多数为密封式铅蓄电池,采用了超细玻璃棉做蓄电池的隔板,使蓄电池的性能得以改善,然而,板栅仍没有很大的改进,板栅的重量仍然较重,相应极板也较厚,使得活性物质处于堆积状态,蓄电池的内阻较大,充放电困难,活性物质利用率不高,浪费了大量的铅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情况,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容量大、强度好、造价低、性能可靠并节省大量铅金属材料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的:一种超薄板栅铅蓄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板、负极、安全阀及超细玻璃棉隔板,本实用新型是由极板采用冲孔式板栅,其极耳直接插入极柱密封腔与导电金属片相连接,正极耳与导电金属片连接处的下部涂伏树脂。所说的正极板栅的厚度为0.14~0.20mm,负极板栅的厚度0.10~0.18mm。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造价低、导电性高,尤其是适用于起动式铅蓄电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板栅极耳折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极群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正极板、3超细玻璃棉隔板、4负极板、5正极耳、6压板、7极柱密封腔、8安全阀、9上盖、10上壳、11、12导电金属片。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一种超薄板栅铅蓄电池,包括壳体、正极板、负极板,超细玻璃棉隔板及安全阀,本实用新型是极板采用冲孔式板栅,其极耳直接插入极柱密封腔与导电金属片相连接,正极耳与导电金属片连接处下部涂伏树脂,所说的正极板栅的厚度为0.14~0.20mm,负极板栅的厚度为0.10~0.18mm,所说的正负极板栅首先铸造铅板,然后在滚轧机上轧成上述厚度再冲孔,由于板栅设置的孔,节省大量的铅金属材料,所说的极耳直接插入极柱密封腔与导电金属片相连接使其结构好,重量轻,使活性物质承载力强和导电性好,所说的正极耳涂伏一层树脂,其耐硫酸、腐蚀性强,所说的板栅可根据需要冲出孔径及孔距,正负极耳按图3所示折叠,正极耳在折叠前涂伏树脂,然后按壳体的形状组成极群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忠武,未经郭忠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095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