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牙模成型电热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10017.1 | 申请日: | 199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煌镜;刘曼芳;周耀皓;黄润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C13/00 | 分类号: | A61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电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修复体的电热聚装置,适用于口腔牙模成型。
牙模需要一个加热过程才能成型,以往的加热成型是凭操作者的经验来控制加热过程,这种方法易受个体经验差异和外界条件影响,导致牙模聚合不充分,牙模内存有大量气泡而影响牙模的质量,且工作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牙模加热聚合的规律,用一种电热聚装置来自动控制牙模成型的加热过程,使加热过程规范化,解决因加热不当所致的牙模内存在气泡而影响牙模质量的问题,并提高牙模成型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法如下:参看图1,它由温度传感器〔1〕、预放大器〔2〕、A/D转换器〔3〕、单片微机〔4〕、输出接口电路〔5〕、加热体〔6〕、报警装置〔7〕及显示装置〔8〕组成。牙模温度经温度传感器〔1〕变成电流信号,经由一个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预放大器〔2〕放大,变换为与温度成比例、对应于摄氏温度的电压信号,并将其送入A/D转换器〔3〕。A/D转换器〔3〕将来自预放大器〔2〕放大的实时温度变化的电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量电信号,直接输入到单片微机〔4〕。单片微机〔4〕根据用模糊逻辑语言方法编程的算法,求出相应的控制量,此控制量经输出接口电路〔5〕控制加热体〔6〕,使牙模在20--40分钟内,聚合温度从室温等速加热至60--80℃,恒温60--100分钟后,快速加热至100℃,恒温30--40分钟的过程中成型。加热过程由显示装置〔8〕实时指示加热过程各阶段的温度区域。加热过程异常或加热过程结束,由报警装置〔7〕、显示装置〔8〕进行声光警示。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将个体经验型手工操作加热过程变为由该电热聚装置自动控制,从而使牙模加热成型过程规范化,克服了牙模聚合不充分,减少了牙模中的气泡,提高了牙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温度传感器,〔2〕是预放大器,〔3〕是A/D转换器,〔4〕是单片微机,〔5〕是输出接口电路,〔6〕是加热体,〔7〕是报警装置,〔8〕是显示装置。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参看图2,温度传感器〔1〕采用受温度可控的热敏恒流源集成电路IC1,型号为AD590,温度系数为1uA/℃。基准电压源IC2,型号为MC1403,其输出通过电位器VR1调整为一恒定的273.2uA基准偏流,以抵消0℃时温度传感器〔1〕的273.2uA吸收电流,保证0℃时预放大器〔2〕输出电压为0V。预放大器〔2〕采用一个集成运算放大器IC3,型号为CA3140,它放大来自温度传感器〔1〕的电流信号,并变换成与温度成比例、对应于摄氏温度的电压信号,输入至A/D转换器〔3〕。A/D转换器〔3〕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IC5,型号为MC14433,它采用扫描的方法,当转换过程结束时,在EOC端送出半个时钟周期的正向脉冲,此后内部存得数据,并且分为四次周期性扫描选通,从Q3--Q0输出数据至单片微机〔4〕P1口,至出现新的EOC脉冲和新的变换数据。EOC与DU端相连是使每次A/D转换结束就更新锁存及输出数据。基准电压VR由IC5型号为MC1403的基准电源经电位器VR2分压,取值为2.000V。电容器C1、电阻R2为A/D转换器〔3〕的积分元件,电容器C2为A/D转换器〔3〕的补偿电容,储存A/D转换器〔3〕中的失调电压,以供A/D转换器〔3〕自动调零。电阻R3为A/D转换器〔3〕的内部时钟振荡器的外接电阻。单片微机〔4〕IC6选用mcs-51系列的8031,晶振为6MHZ,地址锁存器IC7,型号为74LS373,它在单片微机〔4〕ALE信号控制下,锁存来自单片微机BUS总线上的地址信号,只读程序存储器IC8型号为M2732,它存储电热聚装置的管理程序及控制算法程序。单片微机〔4〕由INTO中断启动处理输入数据。输出接口电路〔5〕IC9型号为8155,其PA0--PA4输出驱动由LED发光二极管组成的显示装置〔8〕以实时指示加热过程各阶段的温度区域。PA5输出经集成电路IC10,型号为7404来驱动蜂鸣器组成报警装置〔7〕,作为加热过程异常或过程结束报警提示。PA6输出经SSR固态继电器驱动加热体〔6〕RL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0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