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37mm增程人工降雨防雹弹无效
申请号: | 93211293.5 | 申请日: | 199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甲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五工厂 |
主分类号: | A01G15/00 | 分类号: | A01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37 mm 人工降雨 防雹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降雨防雹弹的增程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时而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目前抵抗干旱、冰雹一般利用飞机播撒干冰或高射炮、火箭炮发射人工降雨防雹弹播撒碘化银等。其中最普遍使用37mm高射炮发射人工降雨防雹弹。
人工降雨防雹弹作用原理是,将弹丸发射到“雨云”或“雹云”层中,在爆炸时装在弹丸内的催化剂(碘化银)被爆轰波播撒在云层中,产生大量的晶核,使“雨云”或“雹云”转化,达到降雨防雹的目的。催化剂所产生的晶核越多,降雨防雹效果越好。催化剂成核率的大小,主要与炸药量、碘化银含量及弹丸在爆炸时的高度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炸点高度愈高成核率越大。这是因为在大气对流层内,高度越高气温越低,温度越低成核率越高。另外,发射高度越高,对不同高度、不同方位云层射击的机动性越好。因此提高37mm高炮人工降雨弹射高,成为及待解决的课题。37mm高炮人工降雨弹提高射程的通常做法是加大发射药量,增大初速。但受火炮额定膛压的限止,余量很小,增大药量没有余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新技术,在不改变发射装药的情况下,增大37mm高炮人工降雨弹射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弹丸底部增加底排气增程装置,内装增程复合药柱(在低温、低压下稳定燃烧),在发射时火药气体点燃增程复合药柱,弹丸在飞行时,从增程装置底螺喷孔喷出火药气体,减小弹丸飞行时在弹底部产生的低压区压力,从而降低飞行阻力,使弹丸得到增程。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说明书附图给出。
本实用新型由弹体(1)、炸药柱(2)、增程复合药柱(3)、底螺(4)、点火曳光药柱(5)、碘化银(6)及引信(7)组成。底排气增程装置是由增程复合药柱(3)、点火曳光柱(5)及底螺(4)组成。增程复合药柱为筒状,内孔表面涂有高效点火剂,点火曳光药柱直径大于增程复合药柱内孔径,它位于增程复合药柱的上部中心的凹槽内,底螺套装在增程复合药柱的下部,底螺与弹底螺纹连接,底螺底部设有喷孔。在发射时火药气体点燃点火曳光药柱(5),点火曳光药柱 的火焰再点燃增程复合药柱,此时涂在增程复合药柱内孔表面的高效点火剂同时被点燃,加强了点火力量。炮弹出炮后弹底压力量从2800KG/cm2,瞬间降至大气压力,但增程复合药柱继续燃烧,火药气体从底螺喷孔喷出来,减小弹丸在飞行时弹底部产生的低压区压力,而弹丸的飞行阻力减小,从而弹丸得到增程。增程率达到30%左右。当弹丸飞行到7000m左右时,引信的延期装置起爆弹丸。弹丸内的碘化银被爆轰波播撒在云层中。在发射时,点火曳光药柱不仅点燃增程复合药柱而且弹丸出炮后,由它产生的火焰同增程复合药柱燃烧喷出的火药气体一起曳光、指示弹道。因此在夜间射击极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五工厂,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五工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1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淋浴冲便多用水箱装置
- 下一篇:简易拆装式床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