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盖附属汤匙无效
申请号: | 93211646.9 | 申请日: | 199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7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铭锤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文钦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花坛***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附属 汤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罐盖附属汤匙,特别是有关一种借可展摺的韧带,将两片状的柄把与勺体成一体成型制成,且两分离式的柄把可嵌扣组合,以利制造简便迅捷,并使用便利。
习见的全开罐盖附属汤匙为如图1、3所示;其中,图1乃台湾新型专利第44049号“附有汤匙的罐头盖子底改良构造”的立体分解图,系由一柄体210及一勺体220组成的汤匙200,图2及其拆解存放于全开罐盖300内的剖示图;图3是台湾新型专利第63482号“全开罐盖附属汤匙结构改良”的立体实施例图,系由一柄体151与一勺体152借助一韧带153衔接成一体,并利用二个卡结凸体1511、1512将柄体151卡嵌于勺体152的嵌合槽1521的卡结点1522内;可是,上述的两种汤匙结构,在使用时存在下列缺点:
(1)台湾新型专利第44049号案的柄体与勺体系分开成两个组合元件,故而生产时须分成两次生产,致制造不易且费时费工。
(2)其勺体与柄体在与罐盖组合时,增加两次取拿元件的步骤,造成包装不易的弊端。
(3)在消费者取用时,须将勺体与柄体逐一自全开罐盖300的凹槽内取出(请参见图2所示),再对应插结组合,实不具简便及卫生的效果。
(4)台湾新型专利第63482号案(请参见图3)的勺体152与柄体151利用上下摺收动作,则已不具有前开的缺点,但是,当使用者欲将汤匙插伸入罐内取勺食品时,其勺体若受力下压或轻力碰压时,极易产生柄体151的卡结凸体1511、1512,与勺体152的嵌合槽1521的卡结点1522脱离弯摺,致使用较大不便。
故而,由于习见的全开罐盖附属汤匙结构尚有上述的缺点,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加以研究改进,并经实际试用认为是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即旨在提供一种全开罐盖附属汤匙结构的改良装置,依本实用新型的此种全开罐盖附属汤匙结构,其柄把与勺体结合处系借韧带衔结并成左右摺收动作,可避免勺取食品时柄把与勺体弯摺,增加使用的实用性,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又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为柄把系两分离式的片状体,且于其相对应侧或柄把末端设有结合用的扣合结构,以便柄把于使用时能扣合成一体。
依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为此种全开罐盖附属汤匙结构,其盖体内部设置四个夹扣柱,当欲置放汤匙时,只需将柄把分别置放于两两对应的夹扣柱间,借两夹扣柱的夹置力扣紧柄把,即可将汤匙稳定的固置于盖体内,并方便置放或拿取汤匙,符合方便及卫生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罐盖附属汤匙,主要系:
一勺体,其一端缘设一槽部,本由槽部两壁侧延伸出二韧带,以衔接两分离的片状柄把档部内缘,且两柄把的内侧各设置一扣榫及一扣槽;勺体与柄把系借韧带衔接并一体成型,其柄把具韧带端另设档部以抵撑受力,且两柄把内侧的扣榫及扣槽可供柄把结合成一体。
在佳较的设计中,其中,柄把的扣合除扣榫插嵌外,尚可于柄把末端设一钩部及凸部卡合。本实用新型也可在其盖体内面设四支夹扣柱,以两两相对应错列设置,方便置放或拿取汤匙。最好,本实用新型的罐盖附属汤匙的盖体内面沿盖缘处亦可设四个夹扣部,以压抵扣置勺体及柄把。
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方便,使用便利,勺盛罐内食物时不易弯折,并可起到卫生应用的效果。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将结合下列附图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为台湾新型专利第44049号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台湾新型专利第44049号的分解存放于罐盖的剖示图。
图3为台湾新型专利第63482号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台湾新型专利第63482号的分解存放于罐盖的剖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实施例图中柄把与勺体衔接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实施例图中柄把侧扣榫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柄把扣榫的另一实施例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柄把端另一扣合的实施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配合全开罐盖置放的平面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配合全开罐盖置放的另一平面实施例图。
参见图1、2、3、4所示,习见的全开罐盖附属汤匙结构及实施例,其构成情形以及其缺陷,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文钦,未经郭文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1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