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造粒机无效
申请号: | 93212021.0 | 申请日: | 199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维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维中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5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造粒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脂造粒机,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立式水环树脂造粒机。
已有的树脂造粒机有两种。一种是拉条式冷切造粒机,树脂从机头挤出,经拉长和水浴冷却后,再经切料机切成一段段的柱状小颗粒;另一种是水下切粒造粒机,树脂从机头挤出,直接进入水浴中,在水中被切成一段段柱状大小颗粒,随水一起离开切粒机室。前一种造粒机是在树脂变硬的状态下切粒,因而切刀磨损快,所耗的动力多,后一种造粒机是在水下切粒,其构造复杂,制造成本很高,且对生产条件要求苛刻,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水环热切粒树脂造粒机。
这种立式水环热切粒树脂造粒机包括带有变频器的电机,电机支架,轴承箱,切粒机头和模板,它们通过相应的螺栓从上到下顺序固定相连,在轴承箱的上、下两端分别装有轴承,切粒机轴由上、下轴承支承,电机轴和切粒机轴通过联轴节相连,造粒机头具有进料通道和出料环室,模板具有位于两个同心园上的多个轴向通孔,其特点在于,切粒机轴从切粒机头和模板的中心孔中悬臂地伸出,切粒机轴伸出模板的部分包括花键短轴和螺纹轴头,一个带有内花键孔的刀盘套装在花键短轴上,一个锁紧螺母装在螺纹轴头上,在刀盘和锁紧螺母之间装有压力弹簧,刀盘上装有若干把刀,在切粒机头的下端固定安装环绕模板的水环壳体。
可在轴承箱和切粒体头之间安装隔热垫。
可在模板的中心孔内安装一个轴套。
水环壳体可具有一个水入口,环形水室和环状径向喷水通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造粒机,当来自树脂混合炼机熔化了的树脂从模头挤出后,在热环状态下即刻被高速旋转的切刀切成片状小颗粒。在离心力的的作用下,这些小颗粒被甩到水环壳体的内壁,并被从环形径向喷水通道喷到水环壳体的内壁的水流冷却,随后被输送到脱水振动筛或离心干燥机脱水干燥。这种造粒机先是在热状态下进行切粒,然后在水中冷却,因此,切粒所耗的动力少,切刀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另外,这种切粒机的切粒轴是由带变频器的电机直接传动的,不需减速装置,因此其构造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这种造粒机的切粒不是在水中进行的,生产条件要求不高,容易操作。因为本实用新型的造粒机具有上述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效果。它将适于中小企业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水环热切树脂造粒机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造粒机的造粒机头,模板、切刀和水环壳体的组件的纵剖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造粒机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造粒机包括电机1。电机1带有变频器(未画出)。设变频器的目的是为了调速,使电机轴有多种不同的转速,以满足切粒的需要。这样,用变频器代替减速机,使造粒面的整机结构得到简化。
电机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电机支架2上。电机支架2通过螺栓安装在轴承箱5上。轴承箱5具有园形中心通孔,园形中心通孔的两端有两个直径较大的园形凹坑,两个圆形凹坑中分别装有轴承14、15。轴承箱5的中部具有水冷却夹套,冷却水按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从进、出水管进入并从夹套中流出,以便及时带走轴承14、15高速转动所产生的热和从切粒机辐射给轴承箱的热。
轴承箱5通过螺栓与造粒机头7固定连接。为了避免将造粒机头7的热传给轴承箱5,在轴承箱5和造粒机头7之间装有绝热材料,例如酚醛电木制造的隔热垫6。
切粒机轴4由轴承14、15支承,并通过联轴节3与电机轴相连。
如图2所示,切粒机头7具有一个纵向中心通孔16,一个径向进料通道24,和一个纵向出料环室25。
模板8具有一个纵向中心通孔17和位于两个同心圆上的多个纵向通孔26。孔17是一个阶梯孔,孔内装有用耐磨自润滑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填充石墨制造的轴套23。通孔26有三部分组成,即上部的大直径孔部分,下部的小直径孔部分和中间的过渡锥孔部分。位于两个同心园上的多个纵向通孔26与上部环形槽31相通。模板8的下端具有环形凸台32,所说的通孔26的小直径孔位于环形凸台32上。
切粒机头7和模板8借助公知的止口进行定位,并通过若干个螺栓30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维中,未经许维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