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形节油器无效
申请号: | 93212293.0 | 申请日: | 199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76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蓝远儿;林德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远;蓝远儿 |
主分类号: | F02M27/04 | 分类号: | F02M2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劲祥 |
地址: | 5101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油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用的管形节油器。
经检索国内外的专利及其它文献均没有报导在供油管道上使用的管形节油器。目前,国内外改进供油系的汽车节油器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善汽缸油气混合比,或者改善散热、润滑系统,这类节油器需对发动机的进气管、化油器进行调试;另一类是采用磁铁或化学添加剂或者两者兼有的附加装置,其缺点是:1、节油效果不够显著;2、化学添加剂是有时间性的,需要经常添加、维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坏汽车汽缸和增加排污;3、不能适合任何车型使用;4、使用、调试麻烦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以改良燃料为目的节油效果显著、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可长期有效使用的管形节油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管道(1)、合金棒(2)、圆形孔板(3)、环形磁铁(4)和分隔环(5)构成。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合金棒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孔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磁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隔环的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在管道(1)的两端分别有燃油入口(6)和燃油出口(7),在管道(1)中有可移动的圆形孔板(3),可活动的合金棒(2)间隔地穿过圆形孔板(3)中的小孔(8),在靠近燃油出口(7)的一端有一组相互间叠的环形磁铁(4)和分隔环(5)。合金棒(2)是由低质铂金材料构成的。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化油器至油泵或过滤器至油泵(靠近油泵)之间供油管道上,并使本实用新型的燃油出口(7)向上倾斜且与地面的夹角成45°至90°角。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使本实用新型随车产生振动,通过可活动的圆形孔板(3)及合金棒(2)的振动催化和一组相互间叠的环形磁铁(4)和分隔环(5)的磁化作用,使流过本实用新型的汽(柴)油分子的长链结构改变,变成短链结构,大分子结构变成小分子结构,这些结构改变了的汽(柴)油进入汽缸时能与空气的氧分子充分结合,使汽(柴)油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油目的。
本实用新型适合任何新旧汽(柴)油车辆使用,车龄愈长,节油效果愈显著,经测试每行车1.3小时左右(30-40公里/小时)节油1升,实测功率最高增大21%,由于本实用新型能使汽(柴)油燃烧较充分,因此,在汽车排放出来的废气中,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也减了37%和31%,这对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及汽(柴)油较充分燃烧,因而不但不会使汽车的发动机受损,而且能够逐步去除发动机内的积碳,增强汽缸的散热效果,对于车龄3年以上的汽车效果尤为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能够有效地改变汽(柴)油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使汽(柴)油能够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节油率达20%以上;2、适合任何新旧汽(柴)油车辆使用,其原材料可长期有效使用;3、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不会损害汽车发动机;4、减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5、不需调试、维修和保养,使用、安装方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远;蓝远儿,未经林德远;蓝远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2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中间夹层的双面构造物射出模制装置
- 下一篇:便捷式浮动弹簧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