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式双油道交叉风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93212455.0 | 申请日: | 199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7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发明(设计)人: | 周连元;魏永平;陈湘;邢泰;李长竹;陈平;赵全章;任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六工厂;牡丹江林业设计院环保节能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式双油道 交叉 燃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压热水锅炉用连续火焰燃烧器。
无压热水锅炉因其本体为筒型钢板炉膛和三回程烟火管结构,对与之配套的燃烧器要求点火快,雾化质量高,油量调节比大,炉膛内不准有结焦。现有锅炉用重油燃烧器,都是单油道喷嘴,油量的调节是靠控制回油和改变喷嘴前油压实现的。在配风方面多是传统的旋流配风方式。由于结构形式的局限性,燃料得不到充分雾化,普遍存在着冷炉点火困难,冒烟时间长,升温慢,燃烧不完全,油耗大和炉膛结焦的问题。因而,上述燃烧器,满足不了无压热水锅炉的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了的燃烧器,它以双油道喷嘴代替单油道喷嘴,以交叉风为主流的综合配风方式代替传统的旋流风为主的配风方式,来满足无压热水锅炉特殊的性能需要,稍做改进也适用于其它工业炉窑。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既可用普通钢材及一般不锈钢材制造,也可用涡喷五型航空发动机工作喷嘴和原型火焰筒改制。与无压热水锅炉配套使用,即可以烧气:煤气、液化气、天燃气均可做为适用的燃料;又可以烧油:轻油、重油、落地油和渣油都能得到充分的燃烧。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由法兰(1)、风箱(2)、风管(3)、油嘴枪(4)、喷油嘴(5)、配风环(6)、外套(7)等组成一有机整体。其中,配风环(6)总长度为80-175毫米。
喷油嘴有主、副两条油道,两条油道内,分别装有原理相似、结构各异的旋流零件(如图2、图4所示),燃油经过主、副油道后进行旋流雾化,旋流强度大,喷出的油雾颗粒细,其直径可达30μm以下。油雾在配风环处与助燃空气充分混合,点火后自动形成连续火焰,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由于具有两条油道,既可以根据不同的油量需要进行比例调节,又可以根据燃烧的不同阶段实现两级点火。
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备有气嘴枪(如图3所示),需要烧气时,只需将油嘴枪拔出,而将气嘴枪装入原处,接好气源即可使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燃烧器,具有独到的配风方式:涡旋式风箱(2)形成了进入风管(3)的低旋风,降低了气流的速度。通过配风环(6)锥体的交叉风是燃烧器的主流,锥体上加钻3排大孔,使交叉进风面积占总进风面积的45%。交叉风既保证了与燃油的均匀掺混,又在喷油嘴前形成了低压回流区,保证了火焰的稳定燃烧。从配风环(6)圆柱段两排大孔流入的径向风靠调整外套(7)的长度和环形间隙h,使径向有效进风面积占总进风面积的17%。径向风的参与形成主燃区,使火焰中心保持较高的温度。从外套(7)与配风环(6)的环隙中流过的轴向风,保证了高温火焰尾部有足够的氧气,以利于未燃尽的固体碳粒得到更加充分的补充燃烧。同时,使配风环和喷油嘴得到了必要的冷却,降低了材料的温度,提高了燃烧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调整原型火焰筒叶片式旋流器和外套(7)的内径尺寸,使轴向风的进风面积占总进风面积的38%。
附图说明
图1为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1)法兰,(2)风箱,(3)风管,(4)油嘴枪,(5)喷油嘴,(6)配风环,(7)外套。
图2为油嘴枪外形示图。
图3为气嘴枪外形示图。
图4为喷油嘴结构示图。(8)壳体,(9)弹簧,(10)旋流片,(11)主喷口,(12)固定螺母,(13)衬套,(14)副喷口,(15)分油盘,(16)旋流锥,(Ⅰ)副油道,(Ⅱ)主油道。
实施例:
用涡喷五原型火焰筒按图1改制成配风环,总长L为80毫米。用原型工作喷嘴按图2改制成喷嘴枪,然后按图1将风箱、风管、配风环、外套组合成一个整体,装入喷嘴枪便成为燃烧器。
本燃烧器用于2吨无压热水锅炉试烧,锅炉受热面积40m2,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供热负荷为百分之百。所用油料为重油,油温130℃,油泵供油压力0.6-1.0MPa。点火时间不超过20秒,瞬时发烟不超过30秒,点火后火焰纯净,燃烧稳定,无黑烟。经测试,满负荷时热效率为88.03%,排烟温度为159℃,过剩空气系数为1.184,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为0.035%。油料消耗,每吨位小时节省10-13Kg;改烧天然气每吨位小时节省13-18m3。测得的环境指标:向大气排放的烟尘浓度为29.83mg/h;林格曼黑度为0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六工厂;牡丹江林业设计院环保节能工程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六工厂;牡丹江林业设计院环保节能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4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