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屏蔽的装饰用纺织品无效
申请号: | 93212921.8 | 申请日: | 1993-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亮 |
主分类号: | G12B17/02 | 分类号: | G12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装饰 纺织品 | ||
本实用新型带屏蔽的装饰用纺织品,它是一种电磁屏蔽材料与门窗装饰材料相结合的纺织品、它可用于电子、电信、广播、电视、装饰与环保领域的特殊需要。
众所周知,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电磁辐射污染公害是无时无处不存在的。城市里的广播电视台脚下、微波站与雷达站周围、通信枢纽附近、电气化铁道两侧、射频设备四周和临街道旁的建筑物,都是远区场电磁辐射污染较重的地区。建筑物的门窗,如不采取屏蔽措施,是阻挡不住电磁辐射的;有部分电磁辐射是通过门窗进行干扰或外泄。中国发明专利90100713“屏蔽电磁辐射的织物以及用其制作的服装”,虽然提供了屏蔽电磁辐射的织物,但其材质仅限于钢纤维与含棉纤维,只具有普通衣料的质量,只局限于制做防护服装;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用它制做门帘、窗帘、窗纱、帷幔、帷幕和帷帐等门窗装饰织物,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总之,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上述现实需要,急待寻找垂挂、装饰、环保与有效的技术方案与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带屏蔽的装饰用纺织品,用来制做门帘、窗帘、窗纱、帷幔、帷幕、帷帐和帐蓬等门窗装饰用品,用于远区场重点地区的电子计算机房、微波站工作间、办公室以及宾馆饭店客房室内屏蔽的新建或改造工程的配套;有效地抑制门窗部位的电磁辐射,既可屏蔽外界电磁辐射的干扰,又可屏蔽室内电磁辐射的外泄;达到电磁屏蔽材料与门窗装饰材料相结合、门窗装饰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灵活简便与经济实用相结合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电磁辐射的屏蔽技术是利用金属网对电磁辐射的反射衰减和吸收体对电磁辐射的吸收衰减来达到抑制电磁辐射的目的。鉴于远区场电磁辐射的场强很小,属于弱场范畴,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和有利条件。将电磁屏蔽技术应用到建筑装饰材料行业中去,正是本实用新型的突出特点。尽管金属网仅限于发挥表面的反射衰减功能,但金属网在与门窗装饰材料相结合的加工制造工艺适应性方面,却具有广阔的前景。微波吸收体具有薄层、重量轻和频带宽等优点。因此,利用金属网反射体和微波吸收体的功能及其特点,采用金属网反射衰减与微波吸收体的吸收衰减相结合的技术方案,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带屏蔽的装饰用纺织品,用于电磁屏蔽和门窗装饰等领域,它是由金属丝和包覆纤维纺成的织物和微波吸收体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
a.带屏蔽的装饰用织物是由作为电磁反射体轴心骨料的金属丝(1)和作为覆料的包覆纤维(2)纺成的纱线(4)编织而成;
b.从织物的一侧(或两侧)喷涂(或浸沾)的微波吸收体(3),填充到织物经纬网格的空隙里,形成具有反射与吸收双重功能的复合结构的带屏蔽的装饰用纺织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①充分利用了金属丝的反射衰减与微波吸收体的吸收衰减相结合的双重屏蔽效能;
②充分发挥了金属丝和包覆纤维所具有层薄、重量轻与频带宽等优点;
③质量高于普通衣料;
④应用范围较宽,适用制做门窗装饰织物、帷幕、帷帐等。
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面说明:参照附图可见,本实用新型是由金属丝(1)与包覆纤维(2)纺成的纱线(4)和微波吸收体(3)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如下:
用金属丝(1)和包覆纤维(2)纺成纱线(4),其结合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随品种花色与纺织技术的不同而改变;
纺织品既是电磁波的反射体,又是电磁波的吸收体,具备反射衰减与吸收衰减的双重功能;
用上述纱线织成的带屏蔽的门窗装饰用纺织品,不但具有屏蔽电磁辐射的功能,而且具有改善房间装饰的功能;
用带屏蔽的装饰用纺织品制做的门帘、窗帘、窗纱、帷幔、帷幕和帷帐等,既可屏蔽外界电磁辐射的干扰,又可屏蔽室内电磁辐射的外泄;它仅是整个室内屏蔽的措施之一,它与天花板、地板与墙壁的屏蔽,共同组成整个房间的屏蔽。
金属丝(1)的材质,可选用铜、铝或不锈钢等,虽然铜丝的屏蔽效能稍好些,但其它指标又不如不锈钢和铝。
包覆纤维(2)的材质,可选用棉、毛、丝、麻纤维或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氧化铝纤维等)或有机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各项指标差异较大,必须权衡利弊,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亮,未经王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2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