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调压变量供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13290.1 | 申请日: | 1993-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0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林;李进梁;李俊山;王占国;张志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海县市政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2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压 变量 供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压变量供水装置,特别是供城乡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的供水装置。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较为先进的供水设备,大多采用极昂贵的变频元件,利用变频原理改变泵的转速,达到自动控制水泵的流程、扬程之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泵的转速有时偏离泵额定转速的50%以上,破坏了水泵在高效区范围内的运行,并且变频器造价昂贵(需进口),每台约7.5万元人民币,经济浪费很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使用变频器,由微机控制,水泵组合实用,设计合理,功效高的自动调压变量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交流电源、控制系统、水泵、水池,其特殊之处在于控制系统由基本单元电路、微处理机组成,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远传压力表连接,输出端与交流接触器连接,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与泵连接,泵的入口与液位水池相连接,其出口接至用户。控制系统的微机处理器由555、193、2716、221、154、07集成块组成,其中221的4脚与193的4脚连接,221的2脚与延时计数器的输出端连接,2716的D0~D5数据线输出端与I/O口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同时还与检测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检测电路的输出与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I/O口电路与交流接触器相连接,555的7脚与定值调节器的1脚相连接,154的20-23脚分别接193的3、2、6、7脚,07块设置为两块,并联连接,其中一个接154的17脚,另一个接154的1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为了节省水源,泵可由多个水泵并联组成泵组。泵的个数与交流接触器的个数相对应,泵的流量设置为逐级增大,也可以是等量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跟踪管网的压力变化,自动控制泵群的启停,用水高峰时,泵全部启动运行,较小时,停1-5台,不用水时全停。保证泵在高效区内运行,在满足用户用水量的前提下,极大地节省能源,节省经费开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泵在高效区运行,既能满足最大的用水量,又能节约水源,节能效果为30-60%。本装置取消了昂贵的变频器,节省费用开支约7万元人民币。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城乡居民用水,生产供水使用。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电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机控制器电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空气开关(1)、交流接触器(2)、自动控制系统(3)、泵(4)、泵进口液位水池(5)、浮子(6)、止回阀(7)、远传压力表(8)、总出水阀(9)、水表(10)、分进水阀(11)、分出水阀(12)。
图2是控制系统的基本单元电路及器件。
输入接口(13)、积分放大器(14)、设定值调节器(15)、振荡器(16)、延时计数器(17)、微机控制器(18)、I/O口电路(19)、运行检测电路(20)、报警输出(21)、水位时控电源(22)、主控电源(23)、水位控制电路(24)、时间程序控制电路(25)、时间显示器(26)、水泵电机(27)。
交流接触器(2)与空气开关(1)相连接。控制系统(3)与远传压力表(8)相连,任务是接收远传压力表的压力信号。总出水阀(9)、水表(10)相串连,串连后与远传压力表(8)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泵(4)设置为三台,并联连接成泵组,泵流量设计为逐级增大。分别与交流接触器(2)相连接,交流接触器的个数与泵的台数对应,有几台泵就设几个交流接触器(2)。分进水阀(11)与泵(4)也相应设置,本实用新型设置为3个,分别连接在泵的输入端,另一端与泵进口液位水池(5)相连接,水池(5)设有浮子(6)。分出水阀(12)也设置为3个,分别与泵(4)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总出水阀(9)相连。总出水阀(9)与水表(10)相连,并接至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海县市政管理局,未经唐海县市政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3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