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节锁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3213386.X | 申请日: | 199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2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弘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15/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兆先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锁的改良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利用金属片连续冲压制成挠性管体,并承套于钢缆外圈,以取代通常以人工一块块串接的繁复组件,以降低成本及组装方便用。
现今一般常用的关节锁,如图1、2所示,皆是由一适长钢缆10及装置于钢缆10两端的公、母锁头11、12所组成,而为防止钢缆10被破坏,于钢缆10上套设若干交替并靠的圆筒13与珠环14;圆筒13为中空,可供钢缆10贯穿的圆柱空心体,珠环14的中央内径最大,渐向两端开口缩小,是一极为光滑的圆弧球体;又圆筒13内径恰可卡滑于珠环14两端靠近中心处;当圆筒13与珠环14交替并靠地穿设于钢缆10外时,不仅可保护钢缆10,且因珠环14光滑的圆滑球体的设计令圆筒13与珠环14可随钢缆10做弯折,不会妨碍钢缆10的作动。
虽然上述圆筒13与珠环14的设计可保护钢缆10,但其功效亦需二者相互配合才得以发挥,实存在一程度之不便,如下列:
1.成本较高:需二种组件,因此亦需二组模具,且缺一不可,造成制造成本过高。
2.组装麻烦:须以人工串接,且一个圆筒13一定需配合一珠环14,若其中漏了一个,便得重新组装,造成不便。
3.易受外力破坏:惯用的两圆筒13分别并靠于珠环14两侧外缘,当弯折角度过大或较大外力撞击时,珠环14易被圆筒13的端缘抵住而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组装简便的关节锁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关节锁的改良结构,包括一钢缆、固定钢缆的套环及包覆钢缆的包覆管与一组连接钢缆两端的锁具,其特征为:套环右端设一略大于钢缆缆径的环口,环口上下分别延设有一末端外扬并具弹性的卡条,另包覆管是以一金属片冲压制成连续凹凸面并相嵌接的挠性管体,其中凹面一端设有外扬的凸缘,而凸面一端则设有内凹的凹环,供可与相邻凹面的凸缘相嵌接,借助各凹面的凸缘与凸面的凹环相嵌接,即可于包覆管内的钢缆任意弯折时,包覆管亦可随之呈挠性弯折,供可随欲锁扣物的形状作任意弯曲锁扣用。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确具有下列的功效:
一、可降低组件成本。
二、组装迅速、方便:不似惯用关节锁须以人工交替串接圆柱与珠环的繁复制程。
三、受外力撞击时,不会轻易被破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功效,所采用配合的技术手段,兹举一较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图1为常用关节锁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常用关节锁的圆筒与珠环的配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中A部放大详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钢缆2、固定钢缆2的套环3及包覆钢缆2的包覆管4与一组连接钢缆2两端,包括一锁体5与一扣合体6的锁具,其中套环3右端设一略大于钢缆2缆径的环口30,环口30上下分别延设有一末端外扬,具有弹性的卡条31、32,而包覆管4以一金属片冲压制成连续凹凸面40、41并相嵌接的挠性管体,凹面40一端设有外扬的凸缘400,而凸面41一端设有内凹的凹环410,恰可与相邻凹面的凸缘嵌接(如图4),又锁具包括锁体5及扣合体6,其中锁体5后端固设一套筒50,而扣合体6后端则设为固结端60。
组合时,请参阅图5所示,仅须先将钢缆2自套环3的环口30穿出,再将一体成形的包覆管4自套环环口30穿套钢缆2,此时套环3的卡条31、32可与包覆管4形成弹性滑触,供可定向穿套,最后再将钢缆2两端分别与锁体5的套筒50与扣合体6的固结端60冲结固定即可。
再请参阅图6所示,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因包覆管4是由金属片一体制成连续凹凸面40、41相互嵌接的挠性管体,具有补强作用,较不易受外力破坏,且当钢缆2弯折时,包覆管4亦可作一适当的弯折,以保护其内部的钢缆2,又借助套环环口30的限制,可使钢缆2保持在包覆管4的中央位置,不致产生偏转、移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弘五金有限公司,未经骏弘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3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