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控制饭锅无效
申请号: | 93213447.5 | 申请日: | 199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红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32;A47J27/62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饭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电饭锅,特别是烧饭使用的电饭锅,属于生活日用品。
目前,电饭锅已进入家庭,产品种类繁多,给人们烧饭带来极大的方便,倍受人们的青睐。但是在诸多种电饭锅中,由于没有设置自动下米的装置,也没有防止溢米,煨锅的装置,不能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把饭自动做好。所以目前使用的电饭锅仍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普通电饭锅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用人看管,自动下米,定时定点,不溢米、不煨锅的自动控制电饭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锅体、内锅、蒸屉、锅盖、自控系统,内锅装在锅体里,蒸屉放置在内锅上,锅盖通过支架支撑,支架卡在锅体上,其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蒸屉由屉底、屉帮构成,屉底与屉帮活动连接。蒸屉的上面放置有膨胀器,膨胀器为一空心体,四周由金属板围制而成。上面盖有盖,盖的下面有一橡胶片。为了防止溢米煨锅,本装置设置了防溢盖,防溢盖由气门和气门盖组成,气门设置在锅盖上,气门盖盖在气门上,气门盖与支架连杆相连接,连杆与气门垂直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顶簧。为达自控之目的,本装置设置了自动控制系统,自控系统由报警器、电磁继电器、整流变压器、定时器、指示灯构成,报警器一端与气门触点相连接,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相连接,指示灯与报警器、整流变压器相串联,定时器与电磁继电器相连接。为了节省能源,本装置配置了金属温度表,金属温度表安装在锅盖上,金属温度表的触点通过导线与电磁继电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膨胀器盖与橡胶片通过螺钉紧固。自控系统的线路板固定安装在锅体的一侧。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控系统线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温度表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1,锅体(1)、蒸屉(2)、锅盖(3)、防溢盖(4)、温度表(5)、支架(6)、顶簧(7)、屉底(8)、膨胀器(9)、线路板(10)。图2,报警器(11)、指示灯(12)、整流变压器(13)、电源插座(14)、定时器(15)、电磁 继电器(16)。图3,触点引线(17)、表针触点引线(18)。本实用新型的锅体(1)为一般铝合金材料,同一般电饭锅,蒸屉(2)由屉底(8)与屉帮构成,屉底(8)可自动漏底,屉底(8)中间部位放置一膨胀器(9),膨胀器(9)由铁板围制而成,是一个空心体,空心处装水,水面上用橡胶片盖严,橡胶片上盖铁板盖。橡胶片与铁板盖之间用4个螺钉拧紧,锅盖(3)上设有防溢盖(4),防溢盖(4)的气门开在锅盖(3)的一侧,气门盖盖在气门上,温度表为金属温度表,安装在锅盖(3)的中间部位,用耐热玻璃作防护罩,其触点用导线(17、18)接至电磁继电器(16)输出端,当锅的温度达到100℃时,金属温度表上的铜片延长,与金属温度表的触点相连,成为一条导线,通过电磁继电器,产生磁性,在磁性的吸引下,电饭锅的线路自动断电。锅内温度低于100℃时,金属温度表的铜片收缩,使触点自动离开,这时接至电磁继电器的导线中断,电饭锅又自动供电,以此循环,从而达到一个自动通电和自动断电的功能。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装置的锅盖(3)上安装了气门和气门盖即防溢盖(4),气门开在锅盖(3)上,气门盖盖在气门上,气门盖与支架的连杆相连,连杆与气门盖垂直对应的位置处安装了一个顶簧(7),顶簧(7)在连杆的下面,触点为两个,一个与顶簧(7)相连接,安装在连杆的下面,另一个安装在连杆的上面,两触点之间有空隙。线路板(10)紧固在锅体(1)的一侧,支架插在线路板(10)的上方。线路板(10)上布置着报警器(11)、指示灯(12)、整流变压器(13)、电源插座(14)、定时器(5)、电磁继电器(16)。整流变压器(13)与电源插座(14)相连接,交流电经整流变压器(13)整流变压后供电磁继电器(16)、指示灯(12)等部件用。报警器(11)的一端接金属温度表(5)的处点导线,另一端与电磁继电器(16)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红,未经李国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34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合瓶
- 下一篇:两段式编织机针板及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