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塔滤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14742.9 | 申请日: | 199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0628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辉能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过滤装置。
滤水器作为一种改善水质的装置,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滤水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因杂质积存而造成阻塞,降低过滤效果;同时相对地影响补充用水的过滤量,进而缩短了滤水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水中杂质过滤并分储,以确实防止滤水器阻塞的水塔滤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器和积污器。过滤器的进水口与水塔进水管相连通,另设一出水口通水塔。此外,过滤器还设有与进水口相连通的另一出水口,且经管路与一积污器连通。
积污器可采用积污槽,积污槽包括接合座和螺合于接合座下方的容置槽,接合座由一管路与过滤器侧缘的出水口连通;容置槽的壁面上开设渗水口,渗水口处设有过滤材料。
所说的容置槽最好呈透明状,便于观察槽内所积污物的情况,以便及时清理。
积污器(槽)的装设位置低于过滤器,且两侧最好设一对凸耳,以便装设在水塔内或外壁上。
过滤器可采用如下结构:它包括基座和滤心体,基座的顶缘开设一进水口,而其侧缘开设一出水口,并与进水口相互连通;滤心体包括一呈中空状的壳体,壳体的底端开设一出水口,壳体的内部置设一下半部开设有数个条状缺口的内管,该内管与壳体的接合采用高频热封合的处理方式,以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内管的内环壁为一阶梯状,内管的下半部填塞长条状的滤材;在内管的阶梯处,分设多层滤网,滤网孔径可由大到小,且在滤网之间可放置滤材。滤网与内管壁面的接合也采用高频热封合技术,以达到紧密接合并防止渗漏。另外,滤网的周缘与内管阶梯状平面接合处,设置相对交错的凸伸状齿环,使滤网与内管能相互咬合并夹紧其间的滤材。壳体与内管相接合处加置一垫圈。
本实用新型因可将过滤器过滤后所残余的杂质,利用下一次补充进水的冲激而流入积污槽内积存,因此不会有因杂质囤积且阻塞过滤器的现象,增加了过滤水的流畅性,改善了水质。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可将杂质积存于积污槽内,且可经常清洗、更换,从而提高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如积污槽设置于水塔外部,再搭配透明的容置槽,则可随时观察杂质积存数量,及时清理,且拆装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积污槽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滤器(2)和积污槽(3),过滤器(2)由可螺合于水塔(1)上的基座(21)以及可与基座螺合的滤心体(22)组成;其中,基座(21)的顶缘开设进水口(212),而其侧缘开设有一出水口(211),使其能与进水口(212)相互形成一连通状;滤心体(22)包括呈中空状的壳体(221),其底端开设有一出水口(213),并于壳体的内部置设一下半部开设有数个条状缺口(2222)的内管(222),该内管与壳体的接合采用高频热封合的处理方式,确实达到防止渗漏的目的。同时在内管与壳体套合后,可于壳体的下半部处形成一通道(226),藉以使过滤后的用水可经由内管的缺口(2222)流出,并循着图3箭头所示的方向,从通道(226)经出水口(213)流出。
内管的内环壁为一阶梯状,内管的下半部处填塞长条状滤材(224),且于该滤材的中央形成一中空状孔道(2241),并于该内管所成型的阶梯处分设为四层滤网(2231)、(2232)、(2233)、(2234)(该滤网可依实际需求而呈多层设置,且孔径的设计可由最上层的最大,而往下渐渐缩小),而在第一与第二滤网(2231,2232)及第二与第三滤网(2232,2233)之间可夹置滤材(228),且在第三与第四滤网(2233,2234)之间可放置活性碳(225)。同时该滤网(2231)、(2232)、(2233)、(2234)与内管壁面的接合,也可藉高频热封合技术,而达到紧密接合并防止渗漏的效果。另外,为更加确保密合的防漏性,在第二与第三滤网(2232,2233)、以及第四滤网(2234)与内管(222)之间,可分别形成凸伸状齿环(2235)与(2226),且该两相对的齿环交错设置,使其能相互咬合并夹紧其间的滤材(228)或(224)。此外,为更加增进壳体(221)与内管(222)封合固接上的紧密性,而于壳体与内管相接合的适当处可加置一垫圈(2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辉能,未经张辉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风流排风除臭大便器
- 下一篇:无线遥控防盗报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