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按压式笔具无效
申请号: | 93214896.4 | 申请日: | 199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5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蔡伯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新代文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3K21/033 | 分类号: | B43K21/033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志平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按压 式笔具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通过按压操作来实现将笔芯自笔杆前端外伸或缩回入笔杆的按压式笔具。
现有以按压方式来实现将笔芯收回或向外伸出笔杆的原珠笔、签字笔等按压式笔具,其按压伸缩的机构多采用具有多个齿状部端面的凸轮筒机构。这种机构至少要由:固定设置在笔杆内周的固定凸轮筒,后端顶接触在按压筒的凸轮杆、以及与该凸轮杆相接合且可转动的旋转凸轮这三个构部组成,如再加上单独成型的按压头和笔夹,就使每支笔具的组件达5个以上。其结果必将使生产制造的模具数量增加,其相应的注塑、装配工序增加,这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会由于工序多而使生产效率降低。
故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按压式的笔具进行改进,以降低、减少组件的数量,以最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按压式笔具中的按压机构设计成可以一次成型并为一个整体的单一构件的按压筒,并通过与设置在笔杆上的用于导引按压筒的导引卡止槽沟相配合使用来实现使笔芯伸出或缩回笔杆内的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按压式笔具包括有:管状笔杆1,通过按压操作可将笔芯3伸出或缩回笔杆1内的按压筒2、笔芯3和回位弹簧4,其中:
所述的笔杆1是一种前端呈锥筒部11的管状体,其后端部开设有一用于导引按压筒2或用于卡止按压筒2的导引卡止槽沟12,该槽沟12自笔管后端起向前端方向上依次设置(形成)了用于保持笔芯3处于缩回状态的槽沟壁a、导引槽b,用于保持笔芯3处于伸出状态的前后壁均为斜壁状的卡止突部c,以及处于卡止突部c前方与槽沟前端e之间的卡止口d。
所述的按压筒2,在该按压筒2上自后端向前端依次设置(形成)了:一个在其侧壁上具有一向前延伸的笔夹21的按压头22,一设置在按压头22前方下切的平台23上而前方上端具有第一卡止突起P1且用于将笔芯3缩回笔杆1内的L型第一弹性片24,一设置在平台23前方向前延伸且其上设有止挡部S和S′的细长延伸25,一设置在该延伸25终端用于支承笔芯3的筒状支承部26,和一自该筒状支承部26的侧壁沿轴向正对第一弹性片24侧延伸且终端具有向上的第二卡止突起P2并用于使笔芯3处于伸出笔杆1外的状态而卡止的第二弹性片27。所有设置在按压筒2上的各部份均与按压筒2本体整体一次成型制成单一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组合为:将笔芯3的尾端自按压筒2的筒状支承部26插入并使其抵压于止挡部S而保持在按压筒2的前端。将回位弹簧4套于笔芯3的前端并使弹簧4自身置于锥筒11前端内部与弹簧卡止部31之间,使弹簧4与按压筒2成为一组件后,将该组件以笔夹21对准导引槽沟12自笔杆1的后端插入使两卡止突起P1和P2进入槽沟b内,并在弹簧4的张力的作用下使第一突起P1卡止于槽沟端壁a为止(参见图1与图5),即完成装配。
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为(参见图5和图6):使用时,只需克服弹簧4的力将按压筒2沿轴向内按压,则按压筒2带动两弹性片24和27沿槽沟12前进,于是突起P2先是碰及突部c下面,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上升而进入卡止口d内,此时笔芯3的前端已伸出笔杆1的前端,笔芯3在回位弹簧4力的作用下后退,但由于卡止突部P2卡止在卡止突部c的前端斜壁(即卡止口d内)而无法后退,使笔芯3的笔尖处于伸出笔杆1外的状态(参见图4)即可供书写之用。当使用完毕后,需要将笔尖缩回笔杆1内时,只要按压一次按压筒2,卡止突起P2先脱离卡止突部c后再继续前进而缩入槽沟12前端壁e前方下面,当释放按压筒2,回位弹簧4即将笔芯3连同按压筒2往后推,由于按压筒2的后退速度较第二弹性片27向上的复原速度快,于是突起P2在来不及卡止在卡止突部c的卡止口d内之时就已进入该突部c下面,并继续向后移动进入槽沟b内,直至突起P1卡止于槽沟端壁a为止,此时,笔芯3已缩回笔杆1内(参见图2)。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按压机构与笔夹、笔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按压机构所具有的构件减少至仅为一个,这与现有技术需要多个构件的按压机构相比较其构件减少了许多,由此也使模具的数量也相应的减少,成本得以降低,装配工序少而简单,而无需更多的装配用的工具及夹具,使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装配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及局部剖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笔杆1后端部分与按压筒2主要部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于笔芯3的笔尖外伸时的局部剖示图。
图5是当笔芯3收入笔杆1内时,卡止突起P1和P2与卡止槽沟12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新代文具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新代文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