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灯源组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3214941.3 | 申请日: | 1993-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锦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锦村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宏威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信义路***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灯源组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灯源组的改良结构,尤指适用于展览或展示场合使用的辅助灯具。
据考查,习有该类的光纤灯源组,是已经广泛应用于展示会场,做为一种广告促销看板之用,其中光纤束(A)的结构(如图1所示),是在其接受光源的端部直接捆成一圆束状,再将光纤束前端呈分叉状的光纤分别插置显示板(B)上,然而当以光纤束与显示板做插接的时候,往往无法迅速寻找到正确的光纤次序,造成显示板(B)上的图案会有紊乱显现的情况出现;或者另一方法,须先以光源投射在光纤束A的尾端,然后才能够好不容易地在光纤束(A)前端找出所必须的光纤,尤其愈靠近光纤束(A)的内部愈难寻找,于是造成光纤束(A)与显示板(B)在组装上费时费事。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的习有光纤灯源组存在不足,而进行改良,提供一种光纤灯源组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灯源组的改良结构,通过将若干组光纤排线组成光纤束尾端的固定束,且该每组光纤排线是由不等的复数根光纤并列复合成片状,再根据该光纤排线选择所必须的光纤插接在显示板的图案上,达到组装简便、省时省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纤灯源组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显示板、光纤束与灯源组,其中光纤束的前端是呈分叉状,并可分别插接至显示板上形成图案,而光纤束的尾端则为一固定束状,灯源组包括有一基板,该基本上枢设有一受马达带动旋转的回转轮,又回转轮内部设置有一光源;其特征在于:光纤束尾端的固定束是由若干组光纤排线所组成,该每组光纤排线是由不等的复数根光纤并列复合成片状,再根据该光纤排线选择所必须的光纤插接在显示的图案上,因此组装简便、省时省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改良习有的光纤束是直接将光纤捆成一圆束状,而无法依序而有效的寻找出所必须光纤,造成组装上较费时费事的不足。
图示简要说明:
图1为习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下面通过一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显示板1、光纤束2及灯源组3,其中光纤束2是由复数根光纤所组成,其前端是呈分叉状,可分别插接至显示板1上形成图案、文字等,而光纤束2尾端则呈一固定束状,套设有一夹持座22,灯源组3包括有一基板31,该基板31上枢设有一回转轮32,并受马达33所带动旋转,而回转轮的周缘间设为若干分隔色彩区域34,回转轮32的内部设置有一光源35,又以灯源组3的基板31与光纤束2的夹持座22相锁配,并使回转轮32上的色彩区域34与光纤束2的尾端相对应,得以做光纤的投射;
其特征在于:光纤束2尾部的固定束是由若干组光纤排线21所组成,该每组光纤排线由不等的复数根光纤211并列复合成片状,依循该光纤排线21选择所必须的光纤211,将光纤211的前端插接在显示板1上形成图案。
使用时,可将光纤排线21根据纵向或横向交错配置入夹持座22而固定,然后根据光纤排线21选择所必须的光纤211插接在显示板1上形成图案,达到组装简便、省时省事的目的,故能改良习用(如图1所示)的光纤束(A)是直接将全部光纤捆成一圆束状,以致无法依次序有效地寻找出所必须光纤,造成组装上较为费时费事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锦村,未经黄锦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4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