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器械无效
申请号: | 93215069.1 | 申请日: | 199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1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时军;李也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时军;李也白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3 浙江省温州市医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骨折 固定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器械,特别是用于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椎体后凸畸形矫正及上、下椎体解剖高度复位的内固定器械。
目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常用的器械是Dick器械,它包括调节杆、侧块A、侧块B、钉座A、钉座B、Dick钉,侧块A与侧块B分别处在调节杆的两端,侧块A与钉座A之间、侧块B与钉座B之间通过侧块短轴连接,两枚Dick钉各自穿过钉座A、钉座B。由于该Dick器械侧块A与侧块B之间的距离是通过螺杆状调节杆上的两对螺母调节与定位以达到上、下椎体解剖高度的复位,这种调节与定位是凭经验来做的,复位高度不易控制,而且常常会出现调节杆上螺母的松动而使上、下椎体解剖高度的复位不牢固,上、下椎体的间距不仅无撑开,有时反而会缩短;由于该Dick器械侧块A与钉座A、侧块B与钉座B之间是通过端面齿盘来定位的,而且齿小,只要侧块短轴上的螺母稍许松开或未拧紧,钉座便会脱离侧块,致使锥体后凸畸形矫正位改变,达不到矫正之目的。再者,在Dick内固定术中,通常是将上、下椎体同侧Dick钉延长线交角的大小作为判断椎体后凸畸形矫正结果的指标,临床结果证实这是不正确的。在Dick内固定术中,Dick钉在椎体纵向的进针方向是不确定的,如图一所示,在一定范围的偏角内,Dick钉在椎体纵向进针仍不偏离椎弓根。如图二所示,以上椎体上缘、下椎体下缘为基线,Dick钉延长线与之交角,设上椎体与Dick钉的交角为θ1下椎体与Dick钉的交角为θ2(Dick钉方向向上取正值、向下取负值),上、下椎体Dick钉交角θ为后凸畸形矫正位,经矫正后Cobb角为α,则经数学推理,有
α=θ+θ2-θ1。
前已述明,Dick钉在椎体纵向的进针方向是不确定的,即在手术中Dick钉与椎体上、下缘交角θ1、θ2是不可知的,而且也是难以测量的。这样,即使是上、下椎体后凸畸形矫正位是可知的,由于(θ1-θ2)是不可知的,则矫正结果Cobb角α仍是不可知的。可见,Dick器械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虽有矫正椎体后凸畸形的功能,但仍难以做到准确矫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想解决Dick器械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定量控制椎体后凸畸形的矫正及椎体解剖高度的恢复的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器械,这种器械还能做到椎体后凸畸形矫正位及上、下椎体解剖高度的复位定位固定、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措施来达到的,它包括调节杆[1]、侧块A[2]、侧块B[9]、钉座A[5]、钉座B[11]、Dick钉[4,14]、侧块A[2]与侧块B[9]分别处在调节杆[1]的两端,侧块A[2]与钉座A[5]之间、侧块B[9]与钉座B[11]之间通过侧块短轴连接,两枚Dick钉[4,14]穿过钉座A[5]、钉座B[11],在侧块A[2]、侧块B[9]上分别设置有角度盘A[6]与角度盘B[12],在钉座A[5]、钉座B[11]上分别设置有指针A[7]、指针B[13],在手术中,当钉座A[5]、钉座B[11]基于侧块A[2]、侧块B[9]转动时,指针A[7]、指针B[13]将分别在角度盘A[6]、角度盘B[12]上转动一个角度,从而达到对椎体后凸畸形矫正位的定量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措施来达到:
(一)侧块A[2]、侧块B[9]上的角度盘A[6]、角度盘B[12]是可拆卸的,钉座A[5]、钉座B[11]上的指针A[7]、指针B[13]也是可拆卸的,手术中,当椎体后凸畸形矫正位得以定位,它们即可拆卸。
(二)调节杆[1]A端的杆身为齿条状,侧块A[2]处在调节杆[1]的A端,并能沿着齿条状的杆身自由移动,在侧块A[2]上相对于调节杆[1]带齿的一面有一通心螺纹孔,且配置有一固定螺钉[15],手术中,当上、下椎体解剖高度复位后,拧紧固定螺钉[15],使侧块A[2]在调节杆[1]上的位置固定。
(三)在侧块A[2]与钉座A[5]之间、侧块B[9]与钉座B[11]之间分别设置有锁板A[3]、锁板B[10],锁板A[3]与锁板B[10]形同,其一端突出处有一圆弧状内齿面,与之相对应,钉座A[5]与钉座B[11]的一端各有一圆弧状外齿面,两齿面互相咬合,其另一端有一方孔,它与侧块A[2]、侧块B[9]的侧块短轴根部正方体部分相配合。这样,当拧紧侧块A[2]、侧块B[9]的侧块短轴上的螺母、钉座A[5]、钉座B[11]上的Dick钉与调节杆[1]之间便可固定于某一角度位置,以适应手术中椎体后凸畸形矫正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时军;李也白,未经何时军;李也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5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后座多功能幼儿遮阳伞
- 下一篇:发光压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