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催眠镜无效
申请号: | 93215139.6 | 申请日: | 199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4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佳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佳光 |
主分类号: | A61M21/02 | 分类号: | A61M2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艺影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催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体外物理过程影响大脑神经中枢活动过程的技术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人们对睡眠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人体睡眠过程的脑电图测定发现,人的睡分为五个阶段:
1.思睡阶段 脑电波频率12次/秒~15次
2.入睡阶段 脑电波频率12次/秒~13次/秒
3.轻度睡眠 脑电波频率8次/秒~12次/秒
4.中度睡眠 脑电波频率3次/秒~6次/秒
5.深度睡眠 脑电波频率0.5次/秒~2次/秒
通过研究发现睡眠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生理反应现象,它取决广大脑皮层受刺激的程度,而刺激主要来源于视觉和听觉。如果让人处于一个安静的环境,用每秒0.5~2次的闪光不停地照射人眼,同时伴以优美动听的催眠曲,可以使人在15分钟内进入睡眠,正象有一种睡眠诱导,使脑电波每秒13次,很快地进入2次/秒。这种现象,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得到证实,如坐火车的人在车轮发出单调的响声中容易入睡,下雨天滴嗒的雨声也容易使人产生思睡的感觉。
在已检索出来的文件中,中国专利CN2037615U及CN20077308U,它们都是利用体外物理过程影响人体大脑神经中枢活动。但由于以上仪器体积大,不便于随身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集成电路及小型钮扣电池等,制成能发出光与催眠音乐,能蒙住眼睛催人入睡的眼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设计完成任务:集成电路板形状同太阳镜,其板上电路由定时、催眠两部分构成,该板放在质地柔软、厚料制成的眼镜罩内,边缘可以开合,留有小孔,以便露出板上的K开关,镜罩靠在眼睛部开小孔,可透过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用在睡眠时蒙住眼睛,集成电路会产生每秒0.2~2次频率的绿光和催眠音乐,通过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对大脑皮层的活动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诱导人体进入深导层次睡眠状态。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据广州白云山集团公司脑研究中心最近对全国大医院进行抽样调查,神经官能发病率约占人群比例的8~10%,而这种病中有60%~70%的人有失眠症状,目前治疗失眠主要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易留下后遗症,使人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给失眠者以物理治疗,就可以解除患者痛苦,而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便以携带、使用方便,无论在家庭或出差坐火车、飞机都可以随取、随用。
以下结合附图例举最佳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时、催眠电原理图。
图1中镜体(1)是集成电路板(2)罩上柔软厚料的镜体罩构成,永久磁铁(4)做眼镜体带,可以固定在头部。开关K1(5)靠近镜体一端,镜体罩开有小缝,方便电源开关K1(5)方便开启和关断电源,K2(8)是定时启动开关。定时部分由定时电路IC1(17)、电阻R1(16)、R2(12)、电位器W1(6)所组成的定时器。定时时间由R1(16)、W1(6)C1(18)决定,时间可在10-60分钟内连续调节;时基电路IC2(12)、R3(8)、W2(21),电容C3(22)、C4(14)、C5(11)喇叭Y(15)组成模拟声催眠器;时基电路由IC2(12)、R2(8)、W2(21)、C3(22)组成,多谐振荡器由时基电路IC2(12)构成,其振荡频率由R2(10)、W2(21)、C3(22)组成,调整W2(21)可以改变振荡频率。模拟声催眠器发出的是雨滴声,W2(21),可以改变雨滴声的速度和发光二极管LED(9)的闪光速度每秒0.5~2次。延时调节,可达到20分钟。电池是钮扣电池、开关电位器均是微型的。
本实用新型的镜体可用尼龙搭扣(23)、(24)牵在头上,按动开关K1,脑子里数着眼镜上发出的声响,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睡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佳光,未经周佳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5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