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旋转式制冷装置及其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3216065.4 | 申请日: | 199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0162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林 |
主分类号: | F25B3/00 | 分类号: | F25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体 旋转 制冷 装置 及其 动力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整体旋转式制冷装置,属于深冷技术领域,适于对气体空间进行降温或加温,特别适用于作冰箱、冷柜、室内冷、热空气调节的制冷主机;所涉及的动力装置属于电机技术领域,适用于上述的制冷装置。
现有的制冷装置,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是分离的,结构庞大,能量传输距离长,密封性能不可靠,能耗大,耗用材料多,成本高,维修困难,因此在应用上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进行有机结合,并密封在一个可旋转的容器内,构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从而获得一种能耗小,效率高,耗用材料少,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制冷装置。所涉及的动力装置是为了达到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降低整体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整体旋转式制冷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该整体旋转式制冷装置,包括有旋转机构(100),磁机构(200),工质循环通道(600),及定位机构(700);旋转机构(100)的旋转容器(101)中,安装有压缩机构(300),蒸发机构(400),冷凝机构(500),工质循环通道(600);磁机构(200)包括有内磁极(201)和与之相对应且极性相反的相互吸引的外磁极(202);内磁极(201)在旋转容器(101)之中与压缩机构的汽缸(303)机械固定联接或为一体,外磁极(202)安装在旋转容器(101)之外,且与旋转容器的旋转轴(102)共有定位机构(700)。
上述的制冷装置,其旋转容器(101)包括有密封板(101-1)、(101-2)和(101-3),其中有一个密封板处在旋转园周上,为旋转的密封板;相对的两密封板(101-1)与(101-2)的外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旋转轴(102),该旋转轴与密封板可以是机械联接或是一整体;旋转容器的相对的两密封板之间位于旋转中心处固定有、或成为一整体的是转子轴(301),该转子轴上可以有传递动力的结合子;在压缩机构(300)中,气缸可以是磁钢材料的内磁极(201)本身从旋转中心处加工而成的孔,或是内磁极(201)中部镶入的气缸(303);气缸(303)与转子轴(301)之间的动增压室(304-2)的密封构件是密封件(305);转子轴(301)经向上有活动的叶片(302);蒸发机构(400)的蒸发端板(401)和冷凝机构(500)的冷凝端板(501)可以分别是旋转容器(101)的具有旋转轴的密封板(101-1)、(101-2),或是在密封板上镶上蒸发端板或冷凝端板;蒸发端板(401)和冷凝端板(501)的紧靠旋转容器的内部一面可以分别有蒸发面(403)和冷凝面(503),与该两面相对应的可以有导热的吸热片(404)和散热片(504);蒸发面、冷凝面上的导热构件,它可以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为片状物分布其上,增加热传导面;工质循环通道(600)包括有内磁极(201)与冷凝端板(501)之间的夹层的压力隔板(601),夹层间的节流间隙(602),同节流间隙(602)相连通的位于转子轴(301)上的膨胀通道(603),气缸(303)上的连通静增压室(304-1)与动增压室(304-2)的进气通道(604),以及连通动增压室(304-2)与冷凝室(502)的排气通道(605);制作压力隔板(601)其中一侧或两侧的是隔热材料,该隔热材料可以是电木,或尼龙制品;磁机构(200)的内磁极(201)和外磁极(202)的制作材料可同为永磁材料,或其中之一为永磁材料,或电磁体,另一极为被吸引的铁质材料或磁钢材料;外磁极(202)安装在旋转容器(101)之外,与内磁极(201)相对应;定位机构(700)是用来固定外磁极与旋转容器(101)的相对位置,定位机构主要是定位支架(701)和固定件(702),是将外磁极(202)与旋转容器(101)通过旋转轴(102)的轴承装配组成的整体的制冷装置,或是外磁极(202)与旋转容器(101)通过相配合的旋转轴承分别固定在制冷设备的外壳或支架上,成为外磁极(202)与旋转机构(100)可分离的制冷装置,该制冷设备外壳可以是冷柜或冰箱或空调外壳,或特制的制冷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林,未经杨建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0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形贴
- 下一篇:带电加热元件的可更换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