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菌液体包装机无效
申请号: | 93216569.9 | 申请日: | 199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2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方琪;李丽珠;许学勤;赵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空机电公司;无锡轻工业学院实业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5/00 | 分类号: | B65B5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012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液体 装机 | ||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液体物料填充单个轻便袋贮器形成包装件的一种装置。
目前的液体包装机,如NBJ85-1型全自动饮料包装机及其它形式的包装机,虽名称、外形上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构造却是大同小异,主要由电机传动装置、液料罐、紫外线杀菌装置、喂料装置、竖封成筒装置、定量注料装置、横封成袋装置等功能部分构成;采用塑料卷膜作包装材料,连续完成塑料膜带的传送、紫外线杀菌、折袋、饮料灌装、成品软袋封口及剪切等工序。通过管道、封闭的缓冲罐输入的液料经高温灭菌处理及经过热压延制成的塑料卷膜,这两部分用料在使用前应是基本无菌的,不属包装机解决的消毒处理问题。现有包装机的不足之处在于:紫外线杀菌装置只是一种关口、只能对传送中的展开塑料膜带进行照射处理,不能形成无菌空间,不具备无菌包装功能,因为其它操作过程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如卷膜展开以后的输送过程,有较长的与普通环境空气相接触的时间,空气中带有的大量尘埃及微生物会吸附在塑料膜带上,仅靠紫外线对行进的膜带作4秒的杀菌处理是难以杀灭这些微生物的;另外,即会是膜带处理不存在问题,但成袋、灌装、封口等操作仍是在普通环境中进行,无论是灭菌过的食品液料,还是成型的塑料袋都还有一定机会处在自然环境中,与普通空气相接触,将微生物带入包装袋内,直接影响食品在常温下的保持期限。有的包装机采用其它方式实现无菌化包装,但大多存在结构复杂、占用空间位置大或造价高或经济性差等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在机身范围内形成局部正压无菌空间的包装机产品,达到无菌包装。
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目的。在现有液体包装机的基础上,增加能使展膜、成袋、灌装封口等环节处在无菌正压空气状态的空气净化装置,将它产生的无菌空气从包装机的箱体后门引入,出风口装置在保护展膜成袋、灌装、封口机构的有机玻璃罩的下端处,通过控制总出口面积和进风量,可以获得展膜,成袋、灌装封口环境的无菌净化正压空气。
结合附图,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方案的内容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无菌液体包装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无菌液体包装机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本包装机的主机部分也主要由电机传动装置、液料罐、紫外线杀菌装置、喂料装置、竖封成筒装置、定量注料装置、横封成袋装置等功能部分构成;采用塑料卷膜作为包装材料,连续完成,塑料膜带的传送,紫外线杀菌、折袋、饮料灌装、成品软袋封口及剪切等工序;通过管道、封闭的缓冲罐输入经高温灭菌处理过的液料,及经过热压延制成的塑料卷膜,这两部分用料在使用前应是基本无菌的;上述这些方面都与现有技术没有差别。在此基础上增加空气净化装置,与主机配合工作,形成机身范围内的局部正压无菌空间
空气净化装置(15)可以由离心风机(12)、初过滤器(10)、主过滤器(1)及送气管道(14)等部分构成;初、主过滤器分别安装在离心风机的气流输入、输出端,送气管道接在主过滤器的输出端;并在初过滤器与离心风机间、送气管道处分别安装进风管闸门(11)、送气口闸门(7)、排气口闸门(8);送气口闸门通过管件与包装机箱体后门衔接,即将无菌空气流引入有关空间。初过滤器(10)的主要作用是除去进入装置空气中的尘埃,其结构可以是各种柱状筒体,如圆、方、多棱柱状,外置过滤介质构成,筒体可采用金属筛网或其它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制造,过滤介质可采用低、中或高密度泡沫塑料、棉花、合成纤维棉、纤维织物、无纺布等。主过滤器(1)的作用是进一步滤除进入装置的空气中的微生物体及微粒尘埃;其结构构成、过滤介质(2)等均可与初过滤器相同。根据需要可为空气净化装置单设置机架(13),便于安装、维修等。工作时送气管道(14)上的排气口闸门(8)关闭,送气口闸门(7)开启;离心风机(12)将经过初过滤器过滤层(10)过滤后的空气送入主过滤器(1);经主过滤介质(2)过滤后成为无菌或准无菌状态的空气,由送气口(6)送往需要无菌空气场合。通过调节进风管闸门(11)及送气口闸门(7)可以控制主过滤介质两侧的压力差及通到包装机的无菌空气流量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空机电公司;无锡轻工业学院实业总公司,未经天津航空机电公司;无锡轻工业学院实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5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字牌
- 下一篇:浮码头活动钢引桥自动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