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蚜虫发生动态自动记录仪无效
申请号: | 93216983.X | 申请日: | 199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华;李琼莲;刘焕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华;李琼莲;刘焕元 |
主分类号: | G06M11/00 | 分类号: | G06M11/00;G01D9/00;A0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6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蚜虫 发生 动态 自动 记录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报农作物上害虫发生动态的电子仪器,尤其是测报农作物蚜虫发生动态的自动电子记录仪器。
CNZL92205126.7昆虫发生动态自动记录仪由机身、支架、防雨保护罩、高压电网、收集昆虫通道和红外检测装置等组成,当农作物的昆虫飞入高压电网,击毙后,昆虫落入收集通道,红外光在虫蝉上产生反射发出电脉冲,触发计数器,使昆虫发生量在数字显示管上记录下来。这种装置虽然能够达到自动记录目的,但对于蚜虫的发生动态不容易进行测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记录农作物上蚜虫迁移量动态的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机身上设有胶带传输机构、定时光电控制电路和电子记录仪表,其中:胶带传输机构由主胶带、装有磁铁块的附胶带、扁盒形状的诱蚜板、慢转电机、齿轮组、主动轴、传动轴、从动轴、压带轴组成,主胶带的一端固定在主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从动轴上,主动轴由慢转电机及齿轮组驱动,诱蚜板处在主胶带背面,附胶带套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定时光电控制电路由电源变压器、双向可控硅、磁控管、定时电路、稳光源电路和硅光电池组成的光电接收电路组成,双向可控硅的一端接电源变压器的原边,另一端接稳光源电路,磁控管接双向可控硅控制极,定时电路和硅光电池组成的光电接收电路均与电源变压器及桥式整流电路相连;电子记录仪表由慢转电机、齿轮组、主动轴、从动轴、磁铁及磁感应针头、记录纸组成,记录纸的一端固定在主动轴上,另一端固定在从动轴上,磙感应针头的端部处在记录纸的中央;所述定时光电控制电路处在压带轴与传动轴之间,其中,硅光电池组成的光电控制电路放在扁盒形状的诱蚜板的夹层内,稳光源电路放在主胶带的正面,诱蚜板在硅光电池与稳光源对应处开有一条狭缝,硅光电池组成的光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磁感应针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使用方便,能自动记录农作物上蚜虫迁移发生动态,给科研和防治适期提供及时准确的资料。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中,1是防雨保护罩,2是传动轴,3是主胶带,4是附胶带,8是支架,14是从动轴,15是磁感应针头,16是是磁铁,17是机身,18是慢转电机,19,20是齿轮组,21是主动轴,22是支脚,23是记录纸,47是磁铁块。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视图,图中,1是防雨保护罩,2是传动轴,3是主胶带,4是附胶带,5是慢转电机,6是齿轮组,9是主动轴,10是压带轴,12是从动轴,43是常闭磁控管,47是磁铁块。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中,1是防雨保护罩,2是传动轴,5是慢转电机,6是齿轮组,9是主动轴,10是压带轴,11是狭缝,14是从动轴,15是磁感应针头,16是磁铁,17是机身,23是记录纸,24是压带轴,26是诱蚜板,65是光源,66是硅光电池。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2是传动轴,3是主胶带,4是附胶带,17是机身。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时光电控制电路,图中,5是慢转电机,18是慢转电机,28是电源开关,29是熔断器,30是电阻,31是电容,38是开关,40是电源变压器,41是电阻,42是开关,43是常闭磁控管,44是簧片,45是双向可控硅,48是桥式整流电路,49是电容,50是电阻,51是电容,52是电容,53是扼制线圈,54是桥式整流电路,55是稳压器,56是电阻,57是光敏电阻,58是电阻,59是可变电阻,60是晶体管,61是电容,62是电阻,63是晶体管,64是双向可控硅,65是光源,66是硅光电池,67是可变电阻,68是晶体管,69是可变电阻,70是电容,71是电阻,72是晶体管,73是电阻,74是电容,75是电阻,76是晶体管,77是电阻,78是电容,79是稳压管,80是电容,81是电容,82是电容,83是稳压管,84是直流电源,85是电容,86是电阻,87是可变电阻,88是电阻,89是二极管,90是电容,91是低功耗振劳集成电路,92是电阻,93是集成电路,94是开关,95是电阻,96是电阻,97是电阻,98是二极管,99是继电器,100是晶体管,101是电容,102是电阻,103是晶体管,104是二极管,105是继电器,106是簧片,107是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华;李琼莲;刘焕元,未经杨建华;李琼莲;刘焕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69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