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插头无效
申请号: | 93217328.4 | 申请日: | 199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60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钦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宾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 插头 | ||
一种电话插头,尤指一种构造新颖,而且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粗细电话线固定于其上之新型电话插头。
图1所示,乃系为目前习见之电话插头1,按该电话插头1与电话线2连接后,为了避免该电话线2因人们有意或无意之拉扯而脱落,故乃常于该电话线2之近端部处模制有一束线头3(如图1A所示),并使该束线头3系可套置卡定于该电话插头1之电线入口4处,而使该电话线2得以稳固地连接于该电话插头1上;固然此种固定方式系为电器用品所常见者,而且其固定效果亦非常良好,但因此种束线头3系必须于工厂中模制完成,故若电线端部未经模制该束线头时,则其固定效果必定会大折扣。
虽然另有人将金属片冲压成一可供固定一可供固定于电话线端部处之线挡5(如图1B所示),俾于该线挡5被置入电话插头之电线入口4处时,可藉该线挡5两侧所设延伸片6之卡定功能,而使该固定有线挡5之电话线不致发生脱落之现象,惟因该线挡5系必须冲压设定成特定之尺寸大小,故其并无法完全适用于多种不同断面形状或不同外径大小之电线,所以乃造成非常不便之感。
固然亦有人直接于电话插头之电线入口处内侧设置二对立之固定柱,俾供螺设一嵌钩式之压线板片7(如图1C所示),以达到固定电线端部之功效,但因该固定柱之高度系为特定而无法改变者,所以其若遇到电线较细时,则实无法达到固定之目的,亦即其亦无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粗细之电话线,故此种构造之实用性亦无法达到非常广泛之地步。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凭其多年从事电话插头设计及制造之经验,积极研究改良,而研创出一种可简易固设电话线之电话插头。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电话插头,俾藉着特设之电线头固定装置,以使其得以套置于电话插头之电线入口处,进而提供电话线内侧端部之固定功能者。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系提供一种电话插头;俾藉着特设之数组不同构造之电线头固定装置,以提供不同粗细或不同断面之电话线端部固定功能者,进而给使用者有多样化之选择功能,以简化电话线之端部固定者。
兹为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之详细构造及其特征,特配合附图所示,详述于后:
图1A系习用电话线端部固定之第一实施例。
图1B系习用电话线端部固定之第二实施例。
图1C系习用电话线端部固定之第三实施例。
图2系本实用新型电话插头之构造分解图。
图3A系本实用新型电话线端部固定之第一实施例。
图3B系本实用新型电话线端部固定之第二实施例。
图3C系本实用新型电话线端部固定之第三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话插头,主要系由一底座10、一上盖11、一插座体12及数电线头固定装置13所构成,其中该底座10之底部系设有数孔洞,俾供数固定插杆贯穿套于其上(未图示),而该等插杆之另一端则系固定于底座10内部近四角落处所设之固定柱14上;而该插座体12则系固设于该底座10之中央处,该插座体12除了设有数与该等插杆对应之插置孔15外,其并藉数呈阶梯状之连接片16分别将每一插置孔15处之插接端连接至该固定柱14处,以使该插置孔15处之插接端与该插杆形成连通之状态;由于该连接片16系呈阶梯状固定于插置孔15之插接端与固定柱14间,所以该插置孔15之插接端及固定柱14乃呈高低不同之状态,而此一高低不同之状态,即可在未固设该连接片16时,达到防止该二接点处之连接端子产生接触短路之现象。
依本实用新型电话插头实施例所示,由于其固定插杆之数目系为四支,故乃可同时供两组电话机组接用。而当固定该四固定插杆之固定柱14处均藉连接片16连接至与其对应插置孔15之插接端处时,乃可使本实用新型电话插头具有连续插接之功能,亦即当另一电话插头与其串接时,乃可同时将该二组电话串接至适当之位置处;反之,若其中之连接片16只固定二片时,亦即固定插杆与插置孔15之连接端只有二处形成连通状态,则当另一电话插头与其串接时,乃只能达到传递一组电话之功能者。所以经由该结构之配合选择,乃可达到将二组电话分别传递至适当位置处之功能者。
另该连接片16之阶梯弯折处则特别使其形成镂空17,俾藉该镂空17以使支电线之插接端子18在与固定柱14结合时,可避免该插接端子18因其角落与该弯折部碰触而发生难以适当定位于该固定柱14之现象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钦,未经杨文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