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3217334.9 | 申请日: | 199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1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宏雄 |
主分类号: | F16D11/00 | 分类号: | F16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兆先,林道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回带机正 反转 离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尤指一种于带子回转时,改变回带轮的主、纵状态,使回带机具有双向回带的功能。
一般目前双回转回带机,是于皮带轮上各装置一离合结构,使回带转轮得以依回转方向,而交替成主动或从动状态;惯用双回转回带机的正、反转离合结构采用二L型的抵止槽块,受心轴上的方型滑块的抵合,产生滑动扩张将内棘轮子以抵住,而使设于上端的回带转轮产生驱动作用使带子得以同一方向转动的程序;但是却因整组离合结构装置于装配组合时,不但繁杂不便,且因零件本身的构造,使其在作动中显得迟顿缓慢,造成回带机的回转不良;又因L型抵止槽块在制造装配显得困难不易,而且容易发生方型滑块脱离抵止槽块中的轨道,使整组装置因而失去原有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其具有敏感度高、加工方便、成本降低及传动确实的功效,以齿轮代替方型滑块,以一抵止齿块代替二L型的抵止槽块,组成较佳的离合装置,改进了上述惯用双回转回带机离合结构的缺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提出的一种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底盘、马达、心轴、驱动轮、离合结构等;其中离合结构是于皮带轮顶侧部设一凹状形的棘轮座,在座底一侧设滑动槽座及其内的抵止齿块,另在心轴部设一齿轮嵌入配合抵止齿块的齿部,借助皮带轮的旋转方向,使抵止齿块滑动抵紧或放松内棘轮的棘齿,而两回带轮则因此作主动或从动互换的动作转动状态。
以下配合附图说明,使熟悉此技艺者得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而实行无碍。
图1为惯用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的动作流程图(一);
图2为惯用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的动作流程图(二);
图3本实用新型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的立体系统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的动作流程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的动作流程图(二);
兹配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回转回带机正反转离合结构的立体系统图,其主要包括:底盘10、马达20、二心轴30、31、驱动轮40、二皮带轮50、60、二正反转离合结构70、80等。其中:
底盘10设有一马达20为双回转回带机动力的装置,借一橡圈21带动设于心轴30之上的驱动轮40;
驱动轮40上侧设一较小圆径同心的皮带轮50以皮带43转动皮带轮60;
该二皮带轮50、60皆于其上端设有凹状的棘轮座51、61,为离合结构70,80分别安装之所在;
离合结构70、80的构造包括在棘轮座51、61内部中,先扣入二C型扣环71、81于心轴30、31上,使皮带轮50、60得以定位,再套入弹簧72、82、齿轮73、83,再以C型扣环74、84扣合,使齿轮73、83受到弹簧72、82的压迫后得以固定于心轴30、31上;另在棘轮座51、61的底部设一滑动槽座52、62,其滑动槽座52、62中设一抵止齿块53、63,该齿部54、64则嵌入配合心轴30、31的齿轮73、83上,抵止齿块53、63的另一侧设有一凸块55、65,于滑动槽座52、62于冲程座56、66中,使抵止齿块53、63得以在滑动槽座52、62内部中不致脱离;而抵止齿块53、63的一端为弧状角57、67,另一端则为方状角58、68;借助方状角58、68的延伸,卡止于装于棘轮座51、61上的内棘轮75、85的左棘齿76或右棘齿86中。
回带转轮77、87设于内棘轮75、85之上,形成一盖状凸型轮体,其中心部有一圆轴孔78、88则为装置心轴30、31之处。
齿轮73、83则因弹簧72、82及C型扣环71、81、74、84的影响,而得以一定力,缩定于心轴30、31之上,当抵止齿块53、63旋转嵌合之力,大于齿轮73、83的弹簧72、82的压迫力时,则齿轮73、83随皮带轮50、60而旋转。
具有上述组合结构特征,其各元件的操作动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宏雄,未经林宏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