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脊椎牵引治疗机无效
申请号: | 93217356.X | 申请日: | 199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鹏;范振域;单友琴;李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脊椎 牵引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医用医疗器械,具体说是一种运用机械方式在垂直悬吊下施以传统的正骨手法进行脊椎疾病的牵引正骨治疗机,主要是对现有技术的结构作了改进。
现行国内外研制和使用的治疗腰椎疾患的牵引治疗装置是呈卧式水平牵引,主要由两体连接床组合而成,两床体连接处设有液压装置,使之移动床体发生位移,实现腰椎的牵引目的。由于该种结构形式不能够在治疗者的直接保护下进行治疗,把刚柔相济善于变化的传统正骨手法完全机械单一化了;另一方面由于该结构设计复杂,造价高,体积大,且使治疗范围受到局限,达不到一机多用的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脊椎牵引治疗机,利用垂直牵引结构形式,使之具有方便可靠,治疗期短的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利用在立式框架的两内侧垂直设有导向轴和丝杠,分别在其上安装有导向套及螺母并连接固定在脊椎牵引靠背架上;靠背架由对称设置的腋窝托和下端带有前臂托以及下端中央处设有的骨盆托组成;且在靠背架上端还对称没有颈椎牵引架;并还利用电机带动水平设置的蜗杆与丝杠上端装有的蜗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设计合理,满足人体脊椎生物力学要求。利用垂直悬吊自身重量作为牵引力,可加大牵引力。如在其下肢给其对抗拉力,可增宽椎间隙,关节突关节拉开使椎间孔恢复正常外形,从而解除对神精根的挤压;另外对抗牵引还可使椎间隙压力减小,使后纵韧带紧张,有利于突出的骨水核部分还纳或改变其与神经根关系。而平卧牵引由于躯杆与床面的磨擦力较大,故牵引重量较重,而作用在腰部的牵引力却很小,故而导致治疗时间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2.整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组装简便。
3.该装置可施以腰椎、颈椎的牵引治疗,具有安 全可靠,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立式脊椎牵引治疗机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局部视图。
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部的描述:
由图1所示,采用轻型钢质型材制成的框架1,并在其两内侧端垂直安装有导向轴3和丝杠5,分别在导向轴3和丝杠5上装有一对导向套2和螺母4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脊椎牵引靠背架13上,使靠背架13可沿丝杠5和导向轴3上下位移。靠背架13分别由水平对称设置的可调腋窝托14和肩下端带有的前臂托15以及下端中央部还设置的骨盆托16组成。此靠架13可用来进行作腰椎的牵引治疗。靠背架13的上端还对称的设有颈椎牵引架12,可利用此架进行颈椎牵引治疗。两丝杠五的上端各安装有蜗轮11与之对应水平设置的蜗杆21相啮合(见图2)。蜗杆21的一端上装有皮带轮10和传动皮带9与框架1上设置的电机7上的主动机皮带轮8构成传动机构,并还加有防护罩6,通过框架1上设有的手动开关17控制。
见附图2。靠背架13的后背部上垂直对称设有竖杆20与横杆18两端上的滑套连接并使横杆18沿竖杆20上下位移。同时还在横杆18上装有连接腋窝托14的滑套19,可使腋窝托14水平位移。
由蜗杆21的另一端还可同时设置有手动摇把22,用以防止因停电时电机7不能工作,可以采用摇把22进行手动控制。当不需摇把22时可方便的卸下,具有手动、电动控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未经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