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93217462.0 | 申请日: | 199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忠镐;张小明;郭建军;吴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忠镐;张小明;郭建军 |
主分类号: | A61M29/04 | 分类号: | A61M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明贵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 扩张 血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尤其是利用不锈钢丝制成地可压缩,既有弹性又能控制血管直径大小,其钢丝两端接头成编织结构的血管内支架,属于A61M29/04类。
目前心血管疾病常遇的问题是当医生处置了某些动静脉狭窄,并使其扩张后,或者是其它血管手术后,均可能因为血管的弹性回缩夹层形成,或是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的再狭窄。国内外目前常用的心血管支架,是由细不锈钢丝制成并按Z字形排列的弹性体(参见图1),其缺点是该支架放入血管内因受力不均匀也易产生偏斜,很难保持支架的圆柱体,而且直径大小也难控制。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曾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号为93217032.3《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该结构能使血扩张后不回缩,避免了扩张后的血管再狭窄,该结构又采用激光焊接网丝两端接头,避免了锡焊对人体有害,但是会使两端头结合处强度降低,长期使用可能发生断开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在保持血管畅通的基础上,使钢丝两端接头无需焊接,结合成强度相同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弹性的细不锈钢丝,按Z形排列制成圆柱状扩张血管内支架,并用上下两条血管缝线穿过Z形交叉部位作成一系列封闭的上小圈和一系列下小圈,将上下两底面系成等距多边形;钢丝的两个端头扭结成编织结构。钢丝两端头的编织结构,可置于钢丝Z形排列三边中的任一边上。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圆柱状血管内支架的功效,能使血扩张后不回缩,避免了扩张后的血管再狭窄;特别是在结构上采用编织式血管扩张内支架,这种结构使钢丝两端接头无需焊接,结合成强度相同的连接结构,避免了使用中钢丝断开的危害,对患者使用更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血管内支架。
图2是本实用新型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丝Z形排列展开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编织式扩张血管内支架,是用具有弹性的细不锈钢丝1,如图3所示,其展开图按Z形排列制成,在Z形交叉部位制成一系列封闭式上小圈2和下小圈3,通过编织结构4将两端头编织在一起。并通过医用不吸收血管缝线5、6将一系列上小圈2和下小圈3穿成为等距多边形。边数愈多,其外表愈接近圆柱状。
本新型两钢丝端头编织结构4,是将两端头扭结在一起,其位置可选择Z形三边当中的任一边上。
本实用新型经北京邮电医院内部多次试验,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经临床观察均未发生血管夹层形成或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的再狭窄。特别是没有钢丝接头断开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忠镐;张小明;郭建军,未经汪忠镐;张小明;郭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4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通锁阀
- 下一篇:能显示温度的安全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