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式排油烟机无效
申请号: | 93217795.6 | 申请日: | 1993-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0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富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民华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油烟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式排油烟机,它不需设置风胃,而是在顶盖及底座间直接设置一隔板,以形成两个集风区;同时,上述底座的底板与前、后板及两侧板制成一体,具有实质性简化作用。
排油烟机已成为时下厨房必备的用具之一,由于产品的普及率提高,在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上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一般排油烟机,除马达等动力构件外,还有顶盖、底座及设置于其中的风胃等构件。尤其是风胃设置于底座的抽风口及顶盖的出风口之间,恰位于两马达叶片的下方,当马达转动时,叶片旋转引发的风束将排油烟机下方炉具所产生的油烟经由底座的抽风口吸进风胃的集风区,并经风胃中央的分隔片从顶盖中央部位的出风口排出。
传统的排油烟机,其顶盖及底座之间的四周需设置边板,以组合成一封闭的空间,然而偌大的构件,需要在各边板的上、下方进行焊接以连接顶盖及底座,所需的工序及时间相当多,在焊接完成后,其表面的接点又需依靠其他物品加以掩饰。如此众多的重复作业,不利于成本的降低。
图4为传统排油烟机的分解图。如图4所示,传统的排油烟机其结构相当复杂,在顶盖50及底座60间需要另行设置一风胃70,该风胃70配合其中所设的分隔片72在下方的抽风口62及上方的出风口52间形成集风区74,不但需要另行安装该风胃70,而且形成风胃70所需的各周边板,将使整个排油烟机的重量无法减轻。
在图4中还可看出,传统排油烟机的各周边是分别由各自独立的前板80及侧板82、84所组成,它们都需在上、下方预留折边802、822、842,以便利用焊接等结合方式组合于顶盖50及底座60间,不但加工工序较为繁琐,而且也易在结合边缘留下结合的痕迹。
对传统的排油烟机而言,风胃结构为不可缺少的构件,它安装于顶盖及底座之间,并需加以固定结合,除装配工序上无法简化外,形成集风区的风胃周边侧板等,亦将使排油烟机的重量无法减轻。排油烟机安装于炉具上方时,如重量能减轻,则有利于拆洗等售后服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式排油烟机,在其顶盖与底座间的中央处设置一隔板,从而直接在顶盖及底座间形成集风区,以简化风胃结构,并减轻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式排油烟机,其底座的底板与各边板结合为一体,它不但可简化结构,亦能使组合后的排油烟机减少接缝。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式排油烟机,它包括顶盖及底座两部分。顶盖中央设有出风口,两侧边各设有马达及叶片,底座两侧相对于上述马达位置设有抽风口,其特征在于:底座是由中央部位的底板向各周边延伸并形成前、后板及两侧板,底座的两抽风口之间的底板上设有一略呈S形的隔板,前、后板及两侧板朝底板翻折后形成一开口向上的封闭空间,前板内还设有前置板,并与顶盖结合。
上述的简易式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隔板中央为一横片,其位于顶盖出风口的中央位置,由横片两侧向前后端分别延伸并形成弧片,各弧片围成的空间位于该出风口下方。
上述的简易式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各弧片的末端分别与前置板和后板相连接。
上述的简易式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各弧片分别设有延伸片,该延伸片亦具有一弧度。
上述的简易式排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各延伸片的末端分别与各侧板相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4为传统排油烟机的分解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除动力构件外,仅分为顶盖10及底座20两大部分。顶盖10中央设有一出风口14,两侧设有马达40及其叶片42,并于顶盖10的周边上设置多个结合孔12。本实用新型的底座20是在中央处形成一底板22,并于各周边处形成前、后板24、26及两侧的侧板28、29,在它们的周边上分设多个结合孔202。
上述底板22的两侧各设有抽风口21,并于各抽风口21边缘套有导油槽23。底座20的前、后板24、26及两侧板28、29朝底板22翻折,以围成一开口向上的封闭空间,其中前板24弯折成弧状,并于前板24内侧、垂直于底板22设置一前置板25,该前置板25的宽度略与底板22相同,高度则与各周边板的高度略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富,未经张永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7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饮机进止水及禁混水连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安全插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