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啮合型异向旋转双波状双螺杆无效
申请号: | 93217954.1 | 申请日: | 199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6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9-21 |
发明(设计)人: | 耿孝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33/26 | 分类号: | B65G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工学院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啮合 旋转 波状 螺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聚物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非啮合型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的双波状双螺杆。
非啮合双螺杆挤出机是双螺杆挤出机中的一种,它不仅具有较好的混合性能、排气性能和加料性能,而且在螺杆设计时不受两螺杆间相互啮合的限制。但由于目前其采用的都是常规螺纹的螺杆,即在螺杆的工作段段长内某一段的螺槽深度是不变的。比如计量段和加料段就是如此,而压缩段螺槽深度是沿轴向逐渐由浅变深线性变化的结构。参见图1。
由于这种非啮合型双螺杆在工作时两螺杆在周向是不相互啮合的,即两螺杆的螺棱无相互的嵌入剪切和混合作用,故两螺杆之间区域的物料相互交换很少,所以,其混合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由于混合能力而限制了这种双螺杆挤出机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螺槽深度呈波状周期变化、两螺杆之间的啮合区径向间隙不断变化的、混合效果好的非啮合型异向旋转双波状双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两根平行放置的螺杆轴向均设置有主螺纹和附加螺纹,主、附螺纹均为等距螺纹,主螺纹外径与机筒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附螺纹外径与机筒内壁之间的间隙,附螺纹将主螺纹形成的螺槽一分为二,两个分开的螺槽槽深均呈波状周期性变化,其相位差为180度,在同一个轴剖面内,一个螺槽为波峰时,另一螺槽则为波谷,这样,熔融的物料可以翻越过螺棱较低的附加螺纹而进入与其相邻的螺槽中,而在通过附加螺棱及自身螺槽的波峰时物料均受到强剪切和混合。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一,熔融物料可以从附加螺棱处翻越到相邻的螺槽中,因此,增了物料在前进过程中的相互分布及混合效果,增加了物料之间的沿径向的交换。
第二,在翻越附加螺棱及进入螺槽自身的波峰段时则受到强烈剪切,但随后又逐渐进入剪切很少的波谷段缓解松弛,既达到了剪切混合效果,又避免了因持续剪切而导致的料温过高而热分解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非啮合异向旋转双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单根螺杆的结构外形图。
图3是图2所示螺杆的第一种配置结构形式。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图2所示螺杆的第二种配置结构形式。
图6是图5的B-B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2至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两根相互平行放置并与机筒相转动套装的螺杆1,螺杆1上设置有沿周向绕转并沿轴向延伸的螺纹2,螺纹2之间有输送物料的螺槽3,其特征在于:在两螺杆1的螺纹2之间增设有一条螺棱高度小于螺纹2的螺棱高度的附加螺纹4,附加螺纹4沿两螺杆1的工作段全长分布并将螺纹2形成的螺槽分隔成两个螺槽深度均呈波状周期性变化的波状螺槽5,两波状螺槽5的槽深变化相位差相关180度。参见图2至图6。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两波状螺槽5每沿周向绕行一周的螺槽深度为由浅逐渐变深、再由深逐渐变浅,在任一个轴剖面内,两个波状螺槽5的槽深变化相反且螺距相同。参见图3至图6。
两螺杆1的附加螺纹4沿螺杆轴向的位置为相对应并列设置或附加螺纹4与螺纹2相对应错列设置。参见图3至图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理如下,参见图3和图5。
当两螺杆1相对旋转时,由于相对应的螺槽5的深度均呈波状周期性变化,故在两螺杆之间的啮合区域内沿轴向工作段全长的径向间隙都是在变化的,这种变化导致了啮合区域内的容积的变化,使物料之间的交换增加、故有很好的分散混合效果,起到了类似开炼机交替的辊隙变化的强混合效果。
在同一螺杆的同一轴剖面内,一个螺槽为波峰51时,另一螺槽则为波谷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学院,未经北京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7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逍遥床
- 下一篇:具有振动感度自动记忆设定功能的防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