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关节式管弯头无效
申请号: | 93218504.5 | 申请日: | 199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06 |
发明(设计)人: | 曲永治;林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佳云高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11/18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116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弯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关节式管弯头,属管路系统配件。
在许多流体材料输送管路系统工作的场合中,都需要管路输出口处的管道能随时灵活角位移,以使被输材料能据需要而直接送到予定位置。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工业中常采用两种措施:一、在管路输出口附近装有两个刚性直角弯管、将二者密封活动连接,这样可使输出管相对于固定管路部分有一定限度的回转余地,从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直接将材料输至予定位置。但这种弯管连接结构的缺点是:由于连接方式的限定,其输出管只能在二维空间内发生角位移,而这种回转自由度往往满足了不实际需要,难以真正达到将材料直接输送到位的要求;2.这种结构由于由两个直角管构成,所以对管内所输的流体材料阻力较大,这就要影响输料物程,而且经常造成弯管堵塞。
二、输出管以软质非金属材料(如橡胶、塑料)管代替,作为软质管的回转自由度是足够了,但输送管路中的压力则往往将软质管给损坏了,甚至引起事故,因此在工业生产中以软质非金属管输送加压流体材料是不允许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可在三维空间回转、对管内流经的流体材料阻力小的用于输送管路系统的关节式管弯头。
本实用新型实现方案如下:它由若干个相同结构的关节组件对串联组成;每个关节组件对是由一个球型插接件与一个球型套接件连为一体构成,两个球形件内腔相通,每个关节组件对的球型插接件外球面与另一个关节组件对的球型套接件内球面相互配合连接,构成球面闭式空间运动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时,可将关节组件对的相互串联连接处设计为球面低副结构;也可将其设计为插有轴线穿过球心的限位销、构成球销副结构。
在以上述基本方案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可以设计:关节组件对中的球型套接件由三块球曲面以法兰连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是由若干结构相同的组件对串联实现的,由于组件对都是相同标准结构,因此便于生产、维修、换件;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数量的组件对进行串联而装入管路系统的相应处即可,这种组装通用、灵活性,为用户提供了极大方便。
2.由于连接处都系球面运动副结构,这就保证了整个弯头如同关节一样可在三维空间进行回转,这种回转自由度就确保了输出管在一定范围内可将材料直接输至予定位置。
3.由于本实用新型是由多节球面运动副串联构成的,整个弯头的曲率半径是变化的,当工作中无需大幅度弯曲弯头时,其曲率半径可变大、以减小弯头内壁对流体材料的阻力;既使在大幅度弯曲时,整个弯头弧线是由逐节运动副近似直线的小弧线连续构成,这样相比两个直角弯头构成的活动连接结构也减小了1.2倍的阻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节组件对剖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节组件对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本实用新型由三个关节组件对串联构成,图中展示了弯头输入接口1、球型套接件组件2、4、6、限位销3及其定位螺钉5、法兰紧固件7、球型插接件8、O型密封圈9、弯头输出接口10。
在本例中,弯头输入接口1与弯头输出接口10的尺寸相同:公称直径为125mm;球型套接件与球型插接件8的球面配合公称直径为180mm;球型套接件由组件2、4、6三块球曲面以法兰固定件7固定为一体而成,工作时,在三维空间中,每个球型插接件8都可相对于所套接的球型套接件朝任何方向角位移25°。为防止输送料渗漏,在相配合的插接件8外表面与套接件内表面之间加一密封圈9。球型套接件之所以由三块合成,主要是考虑联接组装方便。
参照图2、4可知,本例中的球型插接件8与球型套接件一部分11一体成型、作为一个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佳云高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佳云高层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85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