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断路故障点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93218600.9 | 申请日: | 199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6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孟金全;冯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02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赵昌桂,曾晓芒 |
地址: | 100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断路 故障 测试仪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缆断路故障点测试仪,它适于电缆的断路故障点位置测试。
现有的电缆断路故障点位置测试方法有:一、切断测试法,这种方法是在电缆中间选一位置切断,判断其断路点的相对位置,再在确定断的部分中间选一位置切断电缆,再判断。就这样逼近断点位置。显然这种方法十分费事,而且找到断路点后已将原电缆断为若干截。二、利用超声探测法。这种方法是利用超声波发射装置,对故障电缆发射一超声波,超声波遇到断点返回,通过测定超声波在电缆中的往返时间,算出电缆断路点的位置。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装置复杂,价格较贵,受电缆的制造质量(如气泡)的影响较大,而且预先必须测定电缆材料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简单,方便,不用切断电缆,不受电缆材料的影响,精度较高的电缆断路故障点位置测试仪。
本实用新型由变换电路、A/D转换电路、8031主机电路以及键盘显示器等组成。
它的功能是:当被测电缆接入变换电路后,将与电缆长度成正比的分布容变换成与该电容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在8031主机的控制下完成A/D转换,再经计算处理后得到电缆断路点的位置,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和背景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不用切断电缆、体积小、重量轻、可用电池工作,操作简便,可立即显示测量结果。
图1、总体框图
图2、变换电路
图3、A/D转换电路
图4、8031主机电路
图5、键盘显示电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一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变换电路、A/D转换电路、8031主机电路以、键盘及显示电路等,其中4×4键盘用于实现操作命令输入及原始数据输入,经过计算机处理后的测量结果,可通过六位共阴极数码管DG1--DG6立即显示出来。
图二为变换电路。这是利用脉宽调制方法测量电容的电路。该变换电路中R1的一端接V+(15V),另一端接R2,R2的另一端接C1,C1的另一端接地,定时器U1(CH75555)的4、8端接V+(15V),7端接R1、R2的公共端,U1的2、6端接R2、C1的公共端,U1的输出端3接触发器U3A(1/2 74LS74)的CL端。R1,R2及C1为定时器U1的外接元件,U3A的S、R端接地,U3A的反向输出端-Q与D端及与门U5A(1/4 74LS09)的输入端相连,U3A起分频器的作用,定时器产生的脉冲经该分频器后为对称方波;R3的一端接V+(15V),另一端接被测的电缆芯线分布电容CX及调零电容CS,CX、CS的另一端接地,U2(CH75555)的4、8端接V+,U2的6、7端与R3及CX、CS的公共端相连,U2的2端与触发器U3B(1/2 74LS74)的D端及U3B的正向输出 端Q相连,U3B的R端与U2的输出端3相连,U3B及U2组成单稳态触发器,U3B的S端接地,U3B的CL端与U3A的正向输出端Q相连,U2的输出端3与U3B的R端相连,U3A的输出端Q和U2的输出端3经异或门U4(74LS136)后分别送至与门U5A(1/4 74LS09)和与门U5B(1/4 74LS09)的输入端,U5A、U5B的另一输入端分别接至U3A的-Q端及Q端,U5A的输出经R4接到运算放大器U6(F3140)的反向输入端,U5B的输出经R5连接到U6的正向输入端,R6的两端分别接到U6的反向输入端及输出端,R7的一端接U6的正向输入端,另一端接地,R8的一端接U6的输出端,另一端接C2的一端,C2的另一端接地,R8与C2的公共端E为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接到A/D转换电路的IN0端(图三中U7)。
图三所示为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由A/D转换器U7(ADC0809)和与非门U8(74LS00)组成。U7的数据输入端与数据总线的D0--D7对应相连,IN0接到图二的E端,CLK接控制总线的ALE,EOC接到U8A(1/4 74LS00)的两输入端,经U8A反向后与主机电路(图四)中U9(80C31)的P1.3相连,控制总线的WR与Y3经U8C(1/4 74LS00)与非后接到U7的AE和START,控制总线的RD和Y3经U8B(1/4 74LS00)与非后接到U7的OE端,U7的A、B、C、VREF(-)接地,VREF(+)接V+(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交通大学,未经北方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8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