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通道可燃气体快速预热器无效
申请号: | 93219413.3 | 申请日: | 199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3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祥森;胡晓民 |
主分类号: | F24C5/12 | 分类号: | F24C5/12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唐建元 |
地址: | 450004 河南省郑州市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可燃 气体 快速 预热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液体燃料灶具的部件,特别是一种用于可燃气体预热,液体燃料燃烧的液体燃料灶具上的三通道可燃气体快速预热器。
目前,将轻质油、甲醇等作为民用液体燃料,用管道输送至用户已获成功。但作为该工程配套的家用灶具也需要有煤气灶具那样的快速、方便、安全的预热措施。一般煤气灶从按旋钮到点火成功需要4-6秒。而市面上现在已经出现的液体燃料预热灶具,预热时间用轻质油时需要预热30-50秒。用甲醇时需要预热60-90秒。目前尚无一种预热器使灶具从预热到正常燃烧轻质油不超过10秒,甲醇不超过15秒。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针对前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设计一种能快速预热的--轻质油10秒以内,甲醇15秒以内--适于民用液体燃料灶具的三通道可燃气体快速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预热器由两个不相通的混合室A和混合室B构成,混合室B的右侧紧固有压盖6,压盖6上有喉道14,混合室A的左侧有一孔15,孔15与引射管1相通。混合室B与通道B1、B2相通,通道B1、B2位于混合室A的两侧,通道B1、B2的底面为斜面。混合室A、B及通道B1、B2的上面,分别有三排孔群17、18、19,孔群17和孔群19的中心线呈一夹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紧奏合理,适用于气液双相输送系统的民用液体燃料灶具,灶具的预热时间由60秒左右缩短至10秒左右,与天燃气及煤气灶具的预热时间基本接近。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预热器配套系统图。
图2、本实用新型预热器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预热器的C-C剖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预热器的俯视图。
其中:
1、引射管 2、喷嘴 3、快速预热器
4、燃烧器 5、火盖 6、压盖
7、喷嘴 8、针阀长管 9、气液两用阀
10、旋钮 11、输气管 12、进气管
13、进油管 14、喉道 15、孔
16、孔群 17、孔群 18、孔群
19、孔群 A、混合室 B、混合室
B1、通道 B2、通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下:
如图1、2、3、4所示:三通道快速预热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是快速预热器3是由A、B两个不相通的混合室组成(见图2)。当可燃气体通过气液两用阀9,输气管11,喷嘴7以一定压力喷入压盖6的喉道14中时,在流速的影响下喉道14两侧的孔内腔形成负压,空气以一定的比例与可燃气体混合后进入混合室B,一部份混合气由B1通道上部的孔群19冲出燃烧。一部份混合气由B2通道上部的孔群17冲出燃烧。其余部份则由B室顶部孔群16冲出燃烧(见图3、4)。三个方面的燃烧在针阀长管8的底部及两侧面形成猛烈火焰,能将针阀长管8内的液体燃料在8-10秒内迅速气化。逆时针旋转旋钮10,气液两用阀9的前部开启,被加热气化的燃气从喷嘴2喷出,经引射管1,一部被分配到燃烧器4,从火盖5环孔中冲出燃烧。另一部被分配到快速预热器3的混合室A,再由混合室A顶部的孔群18冲出燃烧,也参与加热针阀长管8,形成瞬间最强烈的预热火焰。当松开旋钮10时,气液两用阀9后端关闭,可燃气体仃止供应。孔群19,孔群17,混合室B顶部孔群16的火全部熄灭。只有孔群18继续燃烧,以加热针阀长管8,这时灶具进入正常燃烧状态。
图1是三通道快速预热器配套系统图。向前按动旋钮10,可燃气体从进气管12进入气液两用阀9的后部,再经输气管11从喷嘴7喷出,再经压盖6进入快速预热器3后腔,然后从快速预热器3顶部小孔群喷出燃烧。当缓慢逆时针方向旋转旋钮10,液体燃料从进油管13进入气液两用阀9前端,当通过针阀长管8长长的通道时即被加热气化,从喷嘴2喷出,再经引射管1被分配到燃烧器4和快速预热器3进行燃烧。当松开旋钮10时,旋钮10自行往后退出,此时气路切断,可燃气体不再进入快速预热器3。此时快速预热器3只靠针阀长管8中气化了的油气进行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祥森;胡晓民,未经杨祥森;胡晓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9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