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气泵无效
申请号: | 93219700.0 | 申请日: | 199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江;任超世;段炳柱;池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F04B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富起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气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机壳、泵体、储能压力杆、电磁铁和控制器组成的医用气泵。
目前国内医用气泵进口产品较多,其结构复杂,体积大,价格偏高,而且难于买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小型医用气泵。
本医用气泵由机壳、泵体、储能压力杆、电磁铁和控制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泵体由泵囊、气室、进气口及排气口组成,气室用螺丝固定在机壳上,在气室内设有两个单向阀,气室的下侧有一排气口,气室的上侧有一与机壳相通的进气口,气囊用螺栓固定在压力杆上,气囊的另一侧与气室的侧面相配合,压力杆的下端与机壳底部相固定,在压力杆的上端装有永久磁体,电磁铁用螺丝固定在机壳内,使电磁铁与永久磁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控制器由开关、二极管及电位器组成,各组件装在机壳内,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相连接,开关的另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相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位器的一端连接,电位器的另一端与电磁铁的线圈连接,电磁铁线圈的另一端与电源相接。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述。
图1本医用气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后视图(折底盖)}。
图2本医用气泵的泵体气室的结构和气路示意图。
图3本医用气泵的控制电原理图。
图4本医用气泵作为吸液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为长方形体状,机壳(1)为塑料塑铸制成。其结构为泵体、储能压力杆、电磁铁和控制器四大部分。泵体由橡胶泵囊(13)、气室(12)、进气口(11)、排气口(14)组成。泵囊(13)紧压在气室(12)一端,排气口(14)与气室(12)为一体,进气口(11)与机壳(1)为一体,气室(12)的结构及气路见图2。室内设有单向阀门(15)和(16),气室(12)用螺丝固定在机壳(1)上。储能压力杆由悬臂梁式压力杆(2)和永久磁体(3)组成,压力杆一端用螺丝固定在机壳(1)上,一端粘有永久磁体(3),中间部位用螺丝与泵体固定联接,电磁铁由电磁铁线圈(5)和铁心(7)组成,电磁铁线圈(5)绕在铁心(7)上,并用螺丝固定在机壳(1)上。永久磁体(3)与电磁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控制器由单刀双掷开关(10)、二极管(9)、电位器(8)组成。当开关(10)拨向二极管(9)一端,通过电位器(8)为低挡调节,当开关(10)拨向电位器(8)一端,为高档调节,其控制电原理见图3,控制器分别固定在机壳(1)上。
本实用新型医用气泵,采用市电(220V50Hz)供电,市电通过电源插头(4)和电源线(6)经控制器加到电磁铁上,形成了交变磁场,所产生的电磁力吸引压力杆(2)上的永久磁体(3),使压力杆(2)往复运动,推动泵囊(13),促使气室(12)充气或排气,压力杆(2)为储能型结构,由弹性金属片制成,其初始位置设计在使泵囊(13)处于几乎完全被压缩的状态,泵体的进气口(11)与大气相通时,排气口(14)加压排气,气泵按正压充气方式工作,泵体的排气口(14)与大气相通时,进气口(11)负压抽气,气泵按负压吸气方式工作如(图2)所示,拨动开关(10)或调整电位器(8),可在0-220V的范围内改变加至电磁铁线圈(5)上的电压,从而控制气泵的充气压强值或吸气速率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采用不同的气路连接方式,可分别用作正压充气泵或负压吸气泵。加装吸液瓶(17)附件,经设计把气泵(18)与液体(19)联接起来,可作负压吸液泵如(图4)所示,其充气压强值或吸气速率可在0与最大值之间连续调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价格便宜,是一种小型医用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9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