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餐盒自动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93219789.2 | 申请日: | 199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阿胜 |
主分类号: | B31B3/00 | 分类号: | B31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郁玉成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纸餐盒 自动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纸餐盒的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纸餐盒自动成型机。
近年来环保意识提高,使得世人越来越注意供人类生活的地球被污染的情形。面对世界潮流,一般所使用的免洗餐具渐渐地由聚合物制,改为纸板制作的纸餐盒,以避免环境受到污染。而在改用纸餐盒后,制作纸餐盒的成型机器也就因此产生。图1所示的是已在市面上使用的纸餐盒自动成型机10。所述纸餐盒自动成型机10主要包括输送机构11、定位机构12及定型机构13。所述输送机构11设有空气吸管111,可将欲成型的纸板吸取至轨道14上面,而通过轨道14将纸板输送至定位机构12处,而由定位机构12所设的两拨动杆121将纸板送至定型机构13的下模131上面,请参阅图2所示。然后,定型机构13的上模132下降,压挤纸板而制成可供盛装食物的纸餐盒的成品。最后,以人工方式将纸餐盒取出,或者以压缸方式将纸餐盒从定型机构取出再丢置在集中篮内。
虽然上述以往的纸餐盒自动成型机10能够自动成型制作出纸餐盒,但是在实际制使作用中仍存在如下缺点。
请参阅图2所示,纸餐盒成型后是以人工方式或者以压缸推送至集中篮内,所以,必须花费较多时间整理纸餐盒,以便于包装运销。显然地,以往餐盒自动成型机10仍无法实现流水作业。也就是,从纸板→成型→叠盒的过程无法一次完成,只能做到纸餐盒的成型,而叠盒包装的工作就必须依靠人工方式处理,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人力完成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餐盒自动成型机,使纸餐盒制作完成后,能够自动将纸餐盒有顺序地叠合在一起,能直接包装,且减少所使用的人力。
基于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纸餐盒自动成型机,其主要特征在于:
在定型机构一侧设置有取盒机构,所述取盒机构在定型机构的上、下模之间设有可左右移动且当下模上升时能将纸餐盒抓住的抓爪,所述抓爪藉设置在机座上面的支架悬置在半空中,且在支架一侧固设有导轨,并在支架预定位置处设有脱料机构,当抓爪往后移动至脱料机构时,所述脱料机构将纸餐盒从抓爪上取下;
在所述导轨下方设置有置盒机构,所述置盒机构上设有一单向转动的旋转台,沿着旋转台径向均等地分设有预定数目的容置座,且转动旋转台时,每一容置座皆会位于脱料机构正下方,以便容置从脱料机构取下的纸餐盒。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的纸餐盒自动成型机示意图。
图2是以往的纸餐盒自动成型机的成型机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纸餐盒自动成型机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取盒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取盒机构导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置盒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旋转台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定位机构示意图。
图9(a)-9(h)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动作流程简单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热风机构组合示意图。
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纸餐盒自动成型机大体上包括机座20、取料机构30、输送机构40、定型机构50、热风机构60、取盒机构70、脱料机构80及置盒机构90。
所述机座20供其他相关构件设置,在其前端处凹设有容室21,以设置可自动上升的置料机构22。
所述取料机构30是设置在所述置料机构22正上面,其上设有一组空气吸管31,且在所述空气吸管31两侧相对各设有一个夹持元件32。
所述输送机构40设置在取料机构30内,并与所述取料机构30呈直角交叉,其上设有推送元件41。本实施例是采用无杆式压缸为例,且所述推送元件41是固定在取料机构30的两夹持元件32之间,又在推送元件41末端设有轨道42。
所述定型机构50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40的轨道42尽头上方,请参阅图4所示,其上设有供成型纸餐盒用的上模51与下模52。
所述热风机构60装设于定型机构50的下模52底部,以提供热风,而将涂覆在纸板上面的可食用的热熔胶予以熔化。
上述的构件与以往纸餐盒自动成型机大致上相同,且为必须的构件,故对于上述的构件在此不予详细叙述。接着,请继续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叙述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阿胜,未经张阿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9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加热器
- 下一篇:电子储存花样吊灯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