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道心室心房起搏导管无效
申请号: | 93220354.X | 申请日: | 199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73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三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锦润 |
地址: | 1008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道 心室 心房 起搏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装置,尤其是能使心室起搏的食道导管装置。
目前对于心律失常,包括心脏骤停,心动过缓等心脏急病,现有技术多用食道心房起搏导管,来进行急救,但它只能起着心房起搏作用,不能对心室进行有效起搏,因为心室离食道较远,所以有时要动手术,将带有电极的导线通过静脉或胸壁置入心内或心外膜进行起搏,这种方法是有创伤的,且手术操作复杂,也费时间,容易造成延误,目前,唯一的非创伤性的心室起搏急救技术是应用大面积的前后胸外电极起搏,然而这种方法起搏阀值高,会引起严重的病人不适感,而且成功率只有40-5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道心脏起搏装置,它不仅能使心房起搏,也能使心室起搏,并能避免动手术有创伤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研究心脏与食道的解剖关系后而得到的理论根据;因为正常大小的心脏所处的位置,只有心房部分靠近食道,而心室部分则远离食道(参见图1),所以用现有技术的电极导管进行食道心房起搏比较容易,而进行食道心室起搏则比较难。但个别病人也有获得心室起搏成功,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几乎所有成功的病人都有心脏扩大,心脏扩大使得心室与食道的距离缩短,从而使食道心室起搏能够成功,(参见图2)由此萌发了本人的创作思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道心室心房起搏导管,它由食道导管及其内装有四根绝缘的电极导线与其相应的四个电极所构成,其特征在于导管的四个电极侧边还有一气囊,气囊充气是通过气管与打气装置来提供的,导管的出口端设有方向标记,可标记气囊和电极的相对位置,当气囊充气时,导管电极被推向心脏表面,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从而能成功地起搏心室和心房。上面所述的四个电极是两对正负极,一对可靠附在心房表面,另一对可靠附在心室表面(参见图3),也可以只装备有一对电极及其相应二根导线,可以在心脏表面上下移动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食道导管插入正常大小的心脏病人的食道中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食道导管插入心脏扩大的病人的食道中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管插入正常大小的心脏病人的食道中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打气装置,2、气管,3、电极导线,4、方向标记,5、脊柱,6、食道,7、导管,8、心房,9、心室,10、电极,11、气囊。
图1是现有技术的食道导管插入正常大小的心脏病人的食道中的情况,由于食道导管中的电极10与心室11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很难进行食道心室起搏。
图2是现有技术的食道导管插入心脏扩大的病人的食道中的情况,由于心脏扩大的阴影部分缩短了与电极的距离,使得食道导管中的电极10靠附在心室表面,所以食道心室起搏比较容易。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食道插入心脏病人的食道6中的情况,由于导管7内装有四根绝缘电极导线3与其相应的四个电极10,在四个电极的侧边还有一气囊11。气囊充气是通过气管2与导管7的出口端的打气装置1来提供的。导管7的出口端还设有方向标记4,用以标记气囊11和电极10的相对位置,当气囊11充气时,导管电极10被推向心脏表面,其中两个电极靠附在心房8表面,另两个电极靠附在心室9表表,从而能比较容易地起搏心房和心室。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食道导管7中装有四根绝缘的铜丝3和一根小气管2,四根绝缘的铜丝3的一端接正负极电源,另一端则接导管下端的相应的四个正负电极10。小气管的出口端是连接打气装置1,另一端则与气囊11相接,通过打气装置1打气,使气囊11充气,导管7的出口端还设有方向标记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打气装置1是采用小型注射管,气管直径是1mm,导管直径是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未经王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