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折安瓿机无效
申请号: | 93220450.3 | 申请日: | 199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宏伟;马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翠 |
主分类号: | A61J1/06 | 分类号: | A61J1/06;C03B9/0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仲辰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使空心玻璃制品产生特殊形状的机械,特别是指一种制造医用安瓿专用的易折安瓿机。
目前现有国产安瓿机主要有ZA16/1立式拉丝安瓿机,或仿制日本的WA22卧式曲颈安瓿机。采用ZA16/1拉丝安瓿机生产的安瓿在使用时由于不易折断,会产生大量玻璃碎屑通过注射器针头注入人体而产生伤害,因此该型号机器目前面临更新换代;而仿制的WA22型曲颈安瓿机生产的安瓿在使用时虽然易于折断,但因其结构复杂,整机装配投资大,一般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产品规格互换性差(仅限于1ml-2ml),并不易维修等项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折安瓿机,通过采用在现有的立式拉丝安瓿机上设置压颈、打点、刻痕,以及转杆制动机构及制动轨道等项技术措施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是:
一种易折安瓿机包括驱动机构,机械传动机构,加热器,打点刻痕传动机构及运动机构,打点机构及上下刻痕机构,转杆制动机构及转杆制动轨道,压颈机构、夹持机构及主机框架;主机框架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主轴2,设置于主轴两端部的上、下大盘3、4,夹持机构为安装在上、下大盘上的有效数量的夹头5;驱动机构由电机6驱动,机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电机和转杆之间的齿轮,链轮8,传动轴9和传动链条10;加热器为通过支架11固定在上、下大盘外周大圈12一侧的加热摇摆器13;其特征在于:
A:转杆制动机构上端与下大盘上的转杆14紧固,另一端与转杆制动轨道配合,转杆制动轨道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连杆24,固定块22与连杆紧固为一体,垫块23通过连杆与底座紧固,轨道25紧固于固定块22上;
B:打点刻痕传动机构及运动机构是:传动机构包括常规的齿轮、链轮、传动轴构件及滑杆28、连杆滑槽29;运动机构为以主轴为圆心的一段弧形轨道33和与轨道滑动配合的运动器43,打点及刻痕机构装配于运动器上;
C:打点机构是:打点机构通过支架34紧固于运动器上,支架上装配有导向套33及导向杆36,导向杆两端紧固有固定块37、38,打点杆设置在连杆44两侧,打点笔40固定于打点杆端部,轴承滑槽41与固定块37连接,连杆44一端与固定于支架顶部的支臂42活销联接,固定块37与轴承滑槽44紧固连接,固定块38与打点轨道45配合,色素盒46固定于支架下部,打点轨道45紧固于立柱92之间;
D:刻痕机构是:上、下刻痕机构包括转子上安装有刻痕刀片47的刻痕电机31,电机固定夹块48以及两端部分别与固定夹块及轴承座49相连的轴杆50,轴承座通过丝杠51和位置于丝杠末端的紧固构件52与双孔架55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还有:
下大盘的两根转杆14两侧紧固有导向杆15,离合器的Ⅰ部16和Ⅱ部17与转杆14配接,离合器护圈18的两侧与导向杆15导键联接,离合器护圈18内侧紧固有轴杆19及导向套20,轴杆19与离合器Ⅱ部两侧活动配合,导向杆15在装配止动杆30,止动杆一端部与止动块26上端凹凸配合,离合器护圈下部紧固有轴承21;压颈机构通过支架11设置在下大盘外周的大圈12上,由支臂53和与其端部活动联接的压颈滚轮54组成。
底座主轴上紧固有扳动支持板56,扳动支持板上面固定四个凸片57,扳起板59一端与轴杆50紧固,另一端紧固扳动杆60,扳动杆下端设置轴承61。
打点刻痕运动机构中的运动器之间分别用连杆62连接,下夹头的一端部弯曲呈L型。
刻痕电机转子上的刀片及压颈机构中的压颈滚轮边沿极限位置是与曲颈安瓿63的曲颈部分相切。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有: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杆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转杆制动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刻痕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刻痕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点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打点刻痕运动机构。
图8是打点刻痕传动机构主视图。
图9是打点刻痕传动机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压颈机构及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生产安瓿的工艺流程图。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翠,未经张玉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诱导除尘器
- 下一篇:高效节能无烟吊胆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