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塔无效
申请号: | 93220824.X | 申请日: | 1993-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95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26 |
发明(设计)人: | 章明煌;周代莹;赵雅泉;郑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氧气厂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洁,谭昌驰 |
地址: | 617023***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加压和冷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冷却塔。
水冷塔和空冷塔是液化空气制氧生产中氮水预冷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冷塔和空冷塔的结构形式也由过去的填料式、立式园筒筛板式、空筒喷淋式、旋流塔板式、筛板式、穿流塔板式,改进为如今的穿流筛板式。《深冷技术》1992年第2期34-36页对穿流筛板式水冷塔的结构形式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尽管上述文献介绍的穿流筛板式水冷塔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技术方案。但是,这种冷却塔存在的问题是仅限于在水冷塔较窄范围内使用,其通用性比较差。
针对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通用性强的冷却塔。这种技术方案不仅能用空冷塔或者同时用于水冷塔和空冷塔,而且还具有传热传质效果好、降温效果显著和空分精馏效率高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塔,包括塔体、塔顶、塔底、筛板及筛孔。塔体分别与塔顶和塔底连接。塔体内安装有9-16层带有筛孔的筛板。每层筛板上有以正三角形排列的筛孔。筛板间距为250-400毫米。筛孔的孔径为φ9-12毫米。筛板上的开孔率为13-2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却塔,具有如下优点:
1、通用性强,即这种冷却塔既可单独作为水冷塔,又可同时作为水冷塔和空冷塔用于氮水预冷系统。
2、易于定标制造,省工省料省时。
3、传热传质均匀。
4、泡沫层高,降温效果好。
5、空分精馏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1(b)为本实用新型中筛板上筛孔的排列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系统示意图。
实施例1 冷却塔包括塔体2、塔顶3、塔底1、筛板4及筛孔5。塔体2分别与塔顶3和塔底1连接。塔体2内安装有9-16层筛板4,每层筛板上有以正三角形排列的筛孔5。
实施例2 冷却塔包括塔体2、塔顶3、塔底1、筛板4及筛孔5。塔体2分别与塔顶3和塔底1连接。塔体2内安装有9-16层筛板4,其板间距为250-400毫米。每层筛板4上有以正三角形排列的筛孔5,其孔径为φ9-12毫米,其开孔率为12-25%。
实施例3 在空分氮水预冷系统中,空冷塔6和水冷塔7均采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说的方案。其中空冷塔6的塔体2内安装有14层筛板4;筛板之间的板间距为320毫米;筛孔5的孔径为φ11毫米;每层筛板4的开孔率为21%;筛孔排列为正三角形。水冷塔7的塔体2内安装有12层筛板4;筛板4之间的板间距为320毫米;筛孔5的孔径为φ11毫米;每层筛板4的开孔率为21.5%,筛孔排列方式为正三角形。整个系统工作时,压缩空气从空冷塔6的A处进入。冷却水从空冷塔6的顶部经喷头淋洒在筛板4上。由此,空气自下而上经过筛孔5,并与自上而下的冷却水在每一块筛板上形成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泡沫层,进行传热传质。冷却后的空气由顶部B处送出,进入空分装置。经过筛板的冷却水泄集在空冷塔6的底部,并靠压差送入水冷塔7。污氮从水冷塔7底部C处进入,自下而上经过筛孔5,与从水冷塔7顶部进入的冷却水在每一层筛板上形成稳定的泡沫层。污氮利用其不饱和性吸湿吸热,途经全部筛板后达到饱和,从其顶部D处放空。冷却水部分蒸发而冷却,经过全部筛板后由底部流入水池8,再由水泵入空冷塔6,重复上述工作周期。箭头E为水池8的补充新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氧气厂,未经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氧气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8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