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皮带轮盘无效
申请号: | 93220839.8 | 申请日: | 199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50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13 |
发明(设计)人: | 马继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继邦 |
主分类号: | B60B25/00 | 分类号: | B60B25/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皮带 轮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皮带轮盘,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可容置离心滑珠的圆弧滑槽的机车皮带轮盘。
由于在现有机车皮带轮盘的铸造过程中,杂项因素引起的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因其可引起误差的构造设计就成为改进的目标,故一些微小的改进与修正也可以取得突破性的效果。请参阅图1~图2,如图所示现有机车皮带轮盘的结构:主要由三对大小间隔并环绕轴心1的V字型肋体2所构成,六组滑槽3,该滑槽3可区分为二段,第一段为斜面区4,第二段为垂面区5,离心滑珠6在该滑槽3中活动,而该机车皮带轮盘的内环壁与该V字型肋体2大范围内分别设有凸柱7,其目的用以与动力盘8三端的柱套9结合,外层套有极限环圈10,并以螺丝锁固在皮带轮盘的螺孔11于三端,从而完成一机车皮带轮盘的结构。此机车皮带轮盘转动时,离心滑珠6因离心力的作用,顺滑槽3的构造向外扩张移动,并抵持动力盘8而向外扩张,其缺点由该滑槽3的斜面区4和垂直面区5所致,当离心滑珠6位处两区的界接区时,即产生一界接的阻力,致使动力盘8向外扩张不顺畅,而影响皮带的带动;还有,该凸柱7的高度不移,影响凸柱7与动力盘8的牵制,以致极限环圈10多余附加,存在制造成本高与构造复杂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现有皮带轮盘滑槽的斜面区与垂面区的不当设计,提供一种机车皮带轮盘,其具有单一圆弧造型的滑槽,使离心滑珠在滑槽中活动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增加机车皮带轮盘凸柱高度,使得凸柱与动力盘的柱套牵制力增加,而不易使离心滑珠撑抵动力盘而将其撑脱,并且避免离心滑珠脱离皮带轮盘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机车皮带轮盘凸柱的高度增加,即可省略现有机车皮带轮盘的极限环圈与螺孔设计,使之制造容易,并降低成本,具一较佳而又简易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改进现有机车皮带轮盘,将机车皮带轮盘的滑槽设计为一圆弧造型,并将凸柱高度增加,使得离心滑珠在滑槽中活动格外顺畅,从而提高机车输出扭力与加速的稳定性;由于凸柱高度增加,故省略极限环圈的设计,从而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机车皮带轮盘使用功效。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构特征与功能。
图1是现有机车皮带轮盘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机车皮带轮盘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轴心,2肋体,3滑槽,4斜面区,5垂面区,6离心滑珠,7凸柱,8动力盘,9柱套,10极限环圈,11螺孔,12盘上缘,13盘底。
请参阅图3~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现有机车皮带轮盘的结构进行改进,以三对大小间隔并环绕轴心1的“V”字型肋体2所构成六组滑槽3,滑槽3为一具圆弧造型的滑道;自盘底13延伸至盘上缘12为一完整且无界接的滑道,因此,离心滑珠6在该滑槽3中活动格外顺畅而无界接的阻碍;本实用新型机车皮带轮盘的内环壁“V”字型肋体2较大范围内分别设有凸柱7于三端顶立,用以与动力盘8三端的柱套9结合,所不同的是该凸柱7的高度比现有皮带轮盘的增加许多,高出盘上缘12大约10mm,主要功能在于牵制动力盘8的柱套9,确保该动力盘8不会与本实用新型机车皮带轮盘脱离。凸柱7的高度增加,可省略极限环圈10与螺孔11双设计,使皮带轮盘的制造加工更为容易,降低制造成本,而简化了机车皮带轮盘的构造,进一步使这实用新型机车皮带轮盘的输出扭力稳定与较佳的加速性能增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继邦,未经马继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