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型自来水聚流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0954.8 | 申请日: | 199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5-04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玉莲 |
主分类号: | F15D1/02 | 分类号: | F15D1/02 |
代理公司: | 辽河石油勘探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景友 |
地址: | 12401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自来水 聚流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公用与家庭中自来水节制流量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自来水发生射流的聚流装置。
众所周知家庭或公共场所的自来水闸门,当自来水压力高而水闸板开得小使得水流流量小时,往往要产生射流现象,结果是水流高速喷射,水花飞溅,给洗漱及冲洗物品带来麻烦,如果开大闸板,增大流量可以消除或减缓射流现象,但往往要浪费很多水,由于现有技术防止射流装置由塑料制成,如同淋浴器的喷头,里面装有一个小涡轮,虽能消除自来水射流现象,但却增加了散流,装置显得庞大复杂,本节水型自来水聚流器是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异径管形,由橡胶筒密封,用于防止自来水射流现象发生,至今未见报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金属制节流式自来水聚流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下面以图为例予以说明。
附图1为节水型自来水聚流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节水型自来水聚流器结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延长闸板到排水孔距离和扩大孔眼直径(指闸板开启截面小于排水孔截面)方式来实现消除自来水的射流现象,使排水孔处的水流保持平稳,不分散,对现有的水龙头不做任何改动,如果需要时,可开大水龙头闸板,增加水流量使在排水孔处产生射流,其冲击力量比不用聚流器时更大。
该器具是用金属或者无毒塑料及橡胶制成的节水型自来水聚流器,它是由主体1、密封筒2、粘接剂3、入口4和出口5组成的,使用时入口4与水龙头相接,其内径略大于水龙头外径,出口5内径小于水龙头排水孔内径,密封筒2用粘接剂3使其与主体1粘接在一起,它是由橡胶制成具有弹性的实体,除起密封作用外,还能起着聚流器与水龙头之间无螺纹的密闭连接作用。
该器具的工作原理是:入口4与自来水龙头连接后,出口5就变成了排水孔,这等于延长了高压水体到排水孔的管线长度,实际上消除了高压水体在水龙头闸板处与大气直接相通的条件,由于出口5的内径小于水龙头排水孔内径,起到了一定的节流作用,有利于压力降在管线上的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水流保持平稳,即使水流通过闸板时局部发生紊流,但是由于整个管线内保持连续流状态,在水流流量不高的条件下,不会发生射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该器具采用金属及橡胶做原料,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时只要把入口一端与自来水龙头连接紧密即可,能实现节约用水和保持水流平稳的作用,给家庭生活带来方便,另外由于结构独特价格便宜,可以广泛普及于市民家庭及公共场所。
本实用新型由以下实施例给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采用厚度0.2-1.5毫米,最佳0.5毫米的金属薄板如:不锈钢、铜、铝、铁(镀锌或镍)薄板,最佳材质为不锈钢制作成主体1,为异径管形,其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 入口4内径15-25毫米,最佳内径20毫米,长度10-20毫米,最佳长度15毫米,出口5内径5-10毫米,最佳内径7毫米,主体1长度20-30毫米,最佳长度25毫米,密封筒2内表为弧形状其材质是由橡胶:天然胶乳、氯丁胶乳、丁苯胶乳、硅橡胶制做,为圆弧筒形,其外径与入口4内径相等,其内径是上下两端较大,为15-25毫米,最佳20毫米,中间较小为13-17毫米,最佳为15毫米,密封筒采用压制或用粘接剂(硬质胶、聚氨酯胶粘剂、氯化橡胶胶粘剂,丁腈橡胶胶粘剂,氯磺化聚乙烯胶粘剂,或硅橡胶胶粘剂)粘贴在主体1内的。
该器具在制造时,主体1用金属薄板冲压而成,制成异径管形,入口管为圆柱形,出口管为圆台形,其特征是靠近入口一端直径略大于出口直径,密封筒2可用天然胶乳、氯丁胶乳、丁腈胶乳、丁苯胶乳或硅橡胶制得,用这些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为原料,并在其中加入增强剂(石墨或碳酸钙)、硫化剂(硫磺或氧化镁)、硫化促进剂,软化剂及防老剂,在辊式炼胶机中混炼,然后置于所需形状的金属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加压一定的时间即可,当主体1与密封筒2用粘接剂3粘接时,通常金属表面只做脱脂处理,且不可采用化学或机械方法处理,保持金属表面光滑以防锈蚀,粘接剂3采用通用型金属--橡胶粘接剂均可,最佳粘接剂为聚氨酯胶粘剂,如JQ-1 101牌号,粘接时均匀涂抹0.2毫米厚胶液,加压2.5公斤每平方厘米80-100摄氏度保持24小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玉莲,未经夏玉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09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