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波导隔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1168.2 | 申请日: | 1993-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934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4-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华辉;欧阳嘉;张颖;冯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隔离器 | ||
该实用新型属于无源光电子器件,为非互易磁光器件,主要用于光纤通信以及光信号处理技术领域。
随着光通信技术发展,迫切需要光隔离器来控制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波定向传输,有效地消除光纤端面以及光路中其它器件引起的反射波对激光源工作稳定性干扰,提高光信号的长距离传输质量。
已有光波导隔离器(见五十六卷第五期美应用物理快报)主要由体状棱镜偏振器、保偏光纤、螺线管线圈、波导型法拉第旋转器组成。偏振器是对输入光进行起偏和检偏;保偏光纤是保持光在光纤传输过程中偏振面的方向不变;螺线管线圈提供使波导型法拉第旋转器饱和磁化的磁场;法拉第旋转器是由层状液相外延薄膜制成的脊形波导或掩埋波导。
由于这种结构的光波导隔离器的起偏和检偏是用体状棱境来实现,必须将通过起偏器和检偏器光耦合到保偏光纤,因此会增加整个器件插入损耗;加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与保偏光纤分离的,导致整个器件体积大、稳定性差。另外,由于其磁化场是由螺线管线圈提供,使得器件复杂化。上述缺点使得光波导隔离器难以实用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实用化的光波导隔离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该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隔离器具有恒磁铁、波导型法拉第旋转器,还采用二个光纤偏振器,即将起偏器、检偏器直接制作在输入、输出光纤上,其光纤的芯对准波导型法接第旋转器的波导层,耦合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光纤偏振器,这样就省去了起偏器、检偏器与光纤的耦合环节,降低了器件的插入损耗,同时使整个器件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靠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光纤偏振器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波导型法拉第旋转器的剖面图。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螺线管线圈或恒磁铁,波导型法拉第旋转器3,二个光纤偏振器1和2,其光纤的芯4对准法拉第旋转器3的波导层5。为使得器件结构更紧凑,体积进一步减小,稳定性提高,还可采用自偏场结构。即在法拉第旋转器3上溅射一层恒磁薄膜6,例如:TbCo等,即可使波导层5达到磁化饱和。避免使用螺线管线圈或恒磁铁,使得整个器件可用平面工艺完成,适应于大批量生产,降低了成本。
使用时,将器件接入光纤线路中,光经过带起偏器输入光纤成为线偏振光直接耦合到由层状液相外延膜制成的脊形波导中。在恒磁薄膜作用下,光在波导中传输发生模式转换,实现45°偏振面的旋转,然后耦合输出到带检偏器的光纤中。当输入光纤起偏器与输出光纤检偏器的偏振方向互成45°时,通过波导型法拉第旋转器的非互易性可保证光的正向传输,使反向传输光衰减掉,达到光隔离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理工大学,未经华中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冷冻治疗器
- 下一篇:绝缘栅双极晶体管逆变电阻点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