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刮蜡除垢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1220.4 | 申请日: | 1993-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78Y | 公开(公告)日: | 1994-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赵文生;李自强;郝柏树;马贵宝;张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环球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王志刚;赵文生;李自强;郝柏树;马贵宝;张秋云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栋梁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除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有杆式抽油井的刮蜡除垢器。
为清除抽油井井管内壁和抽油杆上的积蜡与污垢,现行的方法主要是热洗,也有安装磁力防蜡器或尼龙刮蜡块的。热洗作业频繁、耗资高,磁力防蜡器与尼龙刮蜡块效果差。中国专利CN2122445U,公开的《油井清蜡器》由安装在抽油管积蜡区的上下端的上换向管、下换向管和加装在积蜡区各油管接头处的补偿环和卡抱抽油杆,可随着抽油杆的运动在上、下换向管之间步进往复刮蜡除垢的刮蜡梭组成,刮蜡梭中段空心圆管上纵向均布的各槽孔内有两个齿尖外露、两侧有复位簧的桃形换向棘齿,空心圆管两端有刃口向外的环形刮刀,并各单端固定三片步进板簧,步进板簧合抱端的通孔小轴上装有齿尖内露的桃形步进棘齿。将刮蜡梭从井口下到抽油管中,由于抽油管内径小于刮蜡梭上换向棘齿充分外露时的刮蜡器外径,换向棘齿被向上推斜,并压住上侧复位簧片,在上侧复位簧片的弹力作用下顶压在抽油管内壁上,同时刮蜡梭上下两端卡抱住抽油杆的步进板簧上的步进棘齿亦被抽油杆向上推斜。当抽油杆下行时,上斜的步进棘齿楔住抽油杆,刮蜡器即随抽油杆下行,此时,上斜的换向棘齿贴抽油管内壁滑移;抽油杆上行时,因上斜的换向棘齿楔住抽油管内壁,上斜的步进棘齿只能贴抽油杆滑移,刮蜡除垢器不上不下,静止不动。抽油杆再下行,刮蜡器又随之下移,如此一步一停,步进到下换向管内,被止推环阻挡,迫使步进板簧上的步进棘齿反向下斜,由于下换向管内腔直径较大,刮蜡梭上的换向棘齿被上侧复位簧扶直,自由外露,不再压锲管壁,这样上斜的步进棘齿即可使刮蜡梭换向为随抽油杆上行。当刮蜡梭随抽油杆上行离开下换向管管腔再进入油管时,刮蜡梭上的换向棘齿被向下推斜,改变了作用方向,刮蜡梭即随抽油杆一上一停,步进至上换向管,再换向往下步进,如此在上下换向管之间的积蜡区内不停地运动,使原油中析出的石蜡晶体中不易粘结在抽油管内壁和抽油杆上,刮蜡梭上的刮刀和步进板簧及步进棘齿还可将已经粘结在抽油管内壁及抽油杆上的积蜡和油垢刮下随原油泵出油井。由于刮蜡梭中段空心圆管的内径大于抽油杆接头外径,空心圆管两头的步进板簧又能随抽油杆外径的变化而张合,因而刮蜡梭能顺利地通过抽油杆接头。安装在各油管接头内的补偿环可避免刮蜡梭上的换向棘齿顶空或反卡,保证刮蜡器正常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证实,上述油井刮蜡器能正常工作,清蜡除垢效果明显,适合在油田推广使用。但操作工人反映,在安装补偿环时,需单个测量、选配,数量又多达数十个,劳动强度高,费工费时,稍有不慎还会出错,埋下隐患。此外,还发现换向棘齿的齿形设计不尽合理,可能影响齿的强度和寿命,缩短刮蜡器的使用寿命与检泵周期发生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更简便,使用寿命更长的油井刮蜡除垢器。
为完成发明目的,设计了一种只由接装在抽油管积蜡区上下端的上换向管、下换向管和卡抱抽油杆,可随抽油杆的运动在上、下换向管之间的抽油管内步进往复刮蜡除垢的刮蜡梭三个部件组成的油井刮蜡除垢器,刮蜡梭中段空心圆管上纵向均布的各槽孔内设置三个或一槽设两个、相邻槽设两个齿尖外露、两侧有复位簧的换向棘齿,换向棘齿的齿形为中间的主齿高、两侧齿低的三齿形,主齿齿顶为圆角,两侧齿齿顶为锐角。空心圆管长增至270至280毫米之间,其两端有刃口向外的环形刮刀,并单端固定三片步进板簧,步进板簧合抱端的通孔小轴上装有内露的步进棘齿。油井刮蜡除垢器的上、下换向管两端有与标准油管连接的螺扣,管腔内径大于刮蜡梭上换向棘齿充分外露时的刮蜡梭外径,上换向管的管腔上端和下换向管的管腔下端有内径小于刮蜡梭空心圆管最大外径的止推环,而且,上、下换向管的内腔均有一保证刮蜡梭平滑进出的锥形过渡区。
本实用新型油井刮蜡除垢器由于适当加长了刮蜡梭空心圆管部分的长度,并在其上纵向设置五圈以上的换向棘齿,就可以避免因一、二组换向棘齿经过或停留在油管接头缝隙处而出现的滑齿和卡齿现象,从而不再需要在各油管接头处再装置补偿环,这就降低了成本和安装工时,更提高了刮蜡梭的运行能力,换向棘齿的主齿齿顶为小半径圆角,且适高加大齿顶高后,强度明显增强,可避免刮蜡梭入井口时的卡齿或打齿现象,还可消除因主齿齿顶尖碰碎发生的卡泵故障。上、下换向管管腔内设置锥形平滑过渡区的作用也在于此。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井刮蜡除垢器的刮蜡梭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油井刮蜡除垢器的上换向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油井刮蜡除垢器的刮蜡梭上的换向棘齿齿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环球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王志刚;赵文生;李自强;郝柏树;马贵宝;张秋云,未经河北环球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王志刚;赵文生;李自强;郝柏树;马贵宝;张秋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