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除臭通用型大便池无效
申请号: | 93221571.8 | 申请日: | 199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422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2-11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世善 |
主分类号: | E03D11/02 | 分类号: | E03D11/02;E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3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除臭 通用型 便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便池。
已知现使用的大便池,蹲便池和坐便池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给生产、储备、使用带来不便。一般蹲便池通便孔在前,粪便排于便池底面,在空气中停留和散发臭味的时间较长,冲便用水量多;通便孔壁易粘粪便。散发臭味,如经常刷洗,既费水,又费事;便池底面成凹形,小便后残存尿液,既散发尿臊气,又需水冲;由于水有透气性,气封不严,下水道上升至水封弯管处的臭气无他出路,只能透过水封散发到室内;楼板下的铸铁水封弯管,夏季产生渗漏水现象。现有无臭便池问世(专利号88200454.9),已将蹲便池的通便孔由前方改到后方,并在水封上加漂浮球,取消了楼板下的铸铁水封弯管,这种便池存在的问题是:漂浮球并不排除重大粪便急速落下,将球压进水内激起水花溅于身;且由于粪便易将球与通便孔壁短时粘接在一起,使漂浮球不能翻滚,其上仍能堆积粪便,在较长时间内散发臭味。坐便池仍沿用老传统结构,其存在的问题是溅水于身,通便孔通过断面小,致冲便用水量多。单独设置蹲便池、或坐便池,都达不到蹲坐两便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便池,不仅能节水、除臭,且一种产品蹲便池和坐便池能够通用,同一便池能够实现蹲坐两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后置的、带水封弯管的通便孔内设置叶轮,水封弯管上部有二排气孔,与环形道相通,环形道有一出口,便池底面由前端向通便孔倾斜,布水孔在平行于便池壁的平面内向同一方向倾斜一角度,大便池有附件:遮屏、带盖坐垫、踏脚架、坐凳。直接排便入通便孔水封内,粪便在空气中停留和散发臭味的时间较短,冲水时叶轮转动,叶片将通便孔壁上的粪便清除,布水孔喷射出的水,汇聚到通便孔处,形成涡流,可加强叶轮的转动,更有效地清除通便孔壁上的粪便,下水道上升至水封弯管处的臭气,经排气孔、环形道、出口及与出口连接的管路,通向卫生间的通风道排除,小便时,尿液沿倾斜的便池底面全部流入通便孔水封内,上述特征不仅能大大消除臭味,且能减少大便池用水量,大便池埋入地面内,前端安装遮屏,即成蹲便池,大便池置于地面上,上面扣上带盖的坐垫,即成坐便池,坐便池配上踏脚架,或蹲便池上面架设坐凳,均可实现蹲坐两便。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地节省便池用水,大大消除便池散发的臭味,达到一种产品既可用做蹲便池,又可用做坐便池的通用化目的,用一个便池,配上坐凳,或踏脚架,可实现蹲坐两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大便池的纵剖视图。其中1-叶轮,2-布水道,3-布水孔,4-排气孔,5-水封弯管,6-通便孔,7-环形道,8-出口,9-进水口。
图2.大便池的俯视图。其中4-排气孔,7-环形道,8-出口。
图3.装遮屏的蹲便池局部纵剖视图。其中10-遮屏,11-螺栓。
图4.图3中I-I剖视图。其中12-钩爪。
图5.装带盖坐垫的坐便池局部纵剖视图。其中13-翻边,14-内缘延伸部,15-坐垫,16-盖,17-销钉,18-开口销。
图6.装带盖坐垫的坐便池俯视图。其中13-翻边,17-销钉,18-开口销。
图7.坐凳纵剖视图。其中19-内侧周缘。
图8.踏脚架主视图。
图9.踏脚架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世善,未经曹世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5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