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缫丝的隔距式纤度感知器无效
申请号: | 93221598.X | 申请日: | 1993-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9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6-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作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作耀 |
主分类号: | D01B7/04 | 分类号: | D01B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缫丝 隔距 纤度 感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丝工业自动缫丝机的核心部件,特别是一种缫丝时检测生丝纤度的隔距式纤度感知器。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隔距式纤度感知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异形隔距片,工作面外侧为园弧形,内侧为折线,缫丝生产时,丝条受凸轮机构控制,从感知器的隔距片外侧进入工作面被检测,然后再进入凹槽中,最后再被凸轮机构推出至外侧,其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工作面的内侧为折线,产生一交角,这样当丝条从凹槽向外侧推出经过工作面时,易被折线交角擦伤,从而影响生丝质量,且凹槽加工不方便;2、两块隔距片工作面形状不对称,故不能互换通用,其加工、装配、调整难,且成本高;3、每块隔距片工作面在前段,后段为非工作面,由于其的不对称性,同样给加工、装配、调整带来麻烦;4、受其结构限制,该感知器在较低速度缫丝时,纤度就无法调节了,这是因为隔距片前段比后段长,致使纤度感知器本身重力矩太大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检测性能好、加工、装配、调整方便的用于缫丝的隔距式纤度感知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感知器的两块隔距片结构形状相同,而每块隔距片的前后两段各有一工作面及一凹槽,工作面为双园弧相交而成。
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技术中感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详述。
参见图2、图3,该感知器主要由指示板1、隔距垫片2、隔距片3、4、螺母5、垫片6、7、调节杆8、调节重锤9、芯轴10和细限杆11组成,隔距垫片2位于隔距片3、4之间,调节杆8及细限杆11固定在指示板1上,指示板1及隔距片3、4固定在芯轴10上。其中隔距片3、4结构形状完全相同,而每块隔距片3或4的前后两段各有一工作面A及一凹槽B,工作面A形状为两园弧相交而成,中央C为园凸台,与两个工作面A处于等高平面,三个平面可一次磨出,以保证两块隔距片3、4中间夹入隔距垫片2后,使相对两工作面A之间的间隙与隔距垫片2的厚度均等。同时,若两块隔距片3、4的工作面A磨损后,可拆下螺母5,将隔距片3、4取出,换一个方向按原样装配后使用另一段工作面A进行工作。
缫丝生产时,丝条D从纤度感知器外侧进入工作面A被检测,然后又进入凹槽B中,最后再从B经工作面A被推至外侧,完成一个检测运动,丝条D反复擦过工作面A,使丝胶不易积聚在工作面A上。每次丝条D在工作面A中被检测时,若丝条D粗,则丝条D牵引纤度感知器的磨擦力F增大,使纤度感知器的细限杆11绕芯轴10的中心0逆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不发出感知信号;若丝条D细至细限纤度,则丝条D牵引纤度感知器的磨擦力F减少至细限纤度给定值,细限杆11就不发生转动而在原位发出感知信号,完成检测,发信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工作面的内侧是园弧线,当丝条进出工作时,不会擦伤丝质,从而提高了生丝的内在质量,且其加工容易,成本低,正品率高;2、设计合理、简单,隔距片设计成完全对称的结构形状,不但加工定位简便,且装配、调整、更换均很方便;3、两块隔距片前段工作面磨损后,可换个方向用另一段工作面进行工作,故其使用寿命延长一倍;4、隔距片前、后段相等,使纤度感知器本身重心靠近回转中心0,从而使纤度感知器重力距减小,适应低速度缫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作耀,未经徐作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