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挂夹功能的饰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3221988.8 | 申请日: | 199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8-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和 |
主分类号: | A47G33/00 | 分类号: | A47G3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明祖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挂夹 功能 饰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具挂夹功能的饰品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可供插放柱香及吊挂念珠或单独成一饰品的饰品结构。
按宗教大都具有烧香拜佛拜神及拜祖先的信仰。一般焚烧的柱香,均被插在神案的香炉内;然而事实上有许多情况是无香炉可供插放的,例如每日在门口对“门神”的祭拜,或对天的祭拜,清明扫墓时在逝世祖先的墓前或者灵体塔内所做的祭拜,及其他户外的,不定点的焚香祭拜行为,大都将焚烧好的柱香就地任意插置,因而歪斜、倾倒的柱香即随处可见,不但是祭拜时的不便,更是对神佛祖先有失庄严的敬意。
又近来禅佛之风盛行,原因是大多数生活紧张忙碌的都市人,借着参神、拜佛、打坐等潜修自己,期能以较平静、豁达的心境面对功利竟逐激烈的社会,而一般参神拜佛的人,大都在其居室内悬挂佛像、放置佛书及随时燃放一柱香,然一柱香插放于若大的香炉内仍系不雅观而突兀;且参禅习佛的人士手腕上均戴有一环佛珠、念珠等;在念珠须卸下时随处放置,而造成容易遗失或对佛器物的不敬。
本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的个别小细节未为人所注重而造成的若干不便及对神佛祖先的不敬,因而积极加以研究设计,盼能提供一便利实用,且具有宗教装饰意义的结构体;经多次的修正终于产生本实用新型具挂夹功能的饰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于墙面或地面的饰品结构,以供无香炉设置且能夹置竖立焚香。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于桌面、汽车内的饰品结构,以供吊挂念珠、佛珠或其他吉祥的饰物,作为摆饰或临时挂放之用。
兹举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相信本创作的各项结构,特征、功效、目的等得由以下的说明而获得清晰的了解。
(一)图式部分:
图1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A;
图3系本实用新的使用状态图B;
图4系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C;
(二)图号部分:
(1)主体 (10)(10′)手掌形体
(101)侧孔 (102)小螺钉
(103)卡柱
(2)摆座
(21)顶板 (211)固定孔
(212)突耳
(22)固定盘 (221)凹座
(222)钉孔 (223)双面泡棉胶
(23)枢轴
(A)柱香 (B)墙面
(C)门 (D)念珠
(E)画框 (F)钉子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本体上系由一主体(1)及一摆座(2)所组合而成,使得摆座(2)被固定后,主体(1)得于摆座(2)上做有限范围内的摆移定位。
其中,主体(1)系可设置为由手掌形体(10)与(10′)的合掌形状,一如虔诚拜佛的合掌手形,(10)与(10′)系可借一小螺丝钉(102)贯穿固定其侧孔(101),而使手掌形体(10)、(10′)的上端部具有弹性压夹之作用,例如,夹持一支或数支柱香;或者主体(1)也可以一体成型处理之,即可免去侧孔(101)与小螺钉(102),而在手掌形体的两掌指尖部设一适当的插孔,以供插入柱香;又主体的底端设有一对卡柱(103)。
其中,摆座(2)系由一顶板(21),固定盘(22)及枢轴(23)所构成:顶板(21)设有可与卡柱(103)紧密结合的固定孔(211),顶板下部突伸一突耳(212);而固定盘(22)上则设有一中间凹入的凹座(221),其凹入部怡可容置突耳(212),则枢轴(23)即可贯入凹座(221)与突耳(212)内,使突耳暨顶板(21)得以凹座(221)为基、以枢轴为圆心作摆转,并借其相互间的紧配合,故可在任意角度定位,固定盘上并设有若干钉孔(222),以供钉子穿过而钉合于固定物的表面。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图;一般传统家庭常有每日早晚烧香拜佛拜“门神”的习惯,其中拜“门神”均系将一柱香插置于门缝或一简易的小管子,极为简陋与不便;故本实用新型即可发挥此一用途的功能,令摆座(2)的固定盘(22)贴于门(C)旁的墙面(B),以钉子(F)钉入墙内而钉住固定盘(22),则主体(1)(与顶板(21)结合)即可于固定盘(22)上作角度的调整,而上述祭拜的柱香(A)即可插置于主体(1)的手掌(10)、(10′)间;虽系柱香焚烧间的安置,却一如虔敬合掌拜佛充满祭拜的意义,使门外的插放柱香的器具方便化、美化、更富宗教精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和,未经李清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21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除草的作物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保健皮鞋